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 > 第82章 云川调研显锋芒巧破困局 初露峥嵘揽英才慧眼如炬

第82章 云川调研显锋芒巧破困局 初露峥嵘揽英才慧眼如炬(2 / 2)

就在争论最激烈时,陈临海注意到会议室后排,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年纪约莫三十五六岁的年轻干部,几次欲言又止。他记得资料上显示,此人是云川市发改委的副主任,名叫凌云峰,是本地有名的“笔杆子”,以思路开阔、敢于直言着称,但因性格耿直,不太受主要领导的喜欢。

陈临海心中一动,趁着会议间隙,他低声对宋敬坤说:“省长,云川市发改委的凌云峰副主任,好像有些想法,是不是可以让他说说?”

宋敬坤抬眼看了看后排那个略显紧张的年轻干部,微微颔首。

陈临海立刻示意会议主持人。

当凌云峰被点名发言时,他显然有些意外,但很快镇定下来。他站起身,先向各位领导鞠躬,然后条理清晰地说道:“各位领导,我认为,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思路来解决目前的困境。科恩集团担心的是我们长期的、可靠的监管能力,而环保厅担心的是项目本身和本地监管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能不能探索建立一个‘第三方独立监管+数字化实时监测+环保绩效捆绑’的创新模式?”

他详细阐述道:“引入国际或国内顶尖的第三方环保机构,对项目设计、建设、运营进行全过程独立监理,数据实时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同时,将一部分地方税收或项目收益,与环保绩效直接挂钩,建立生态补偿基金。这样,既满足了投资方对监管公信力的要求,也打消了环保部门对后续监管不力的顾虑,更能倒逼我们本地提升环保治理能力。”

这个思路一出,整个会议室安静了片刻!

这确实是一个跳出原有框架的大胆设想!它没有在“标准高低”上纠缠,而是直指问题的核心——信任机制的构建。

宋敬坤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看向凌云峰,饶有兴致地问:“凌主任,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具体操作上,你觉得难点在哪里?”

得到省长的肯定,凌云峰备受鼓舞,更加流畅地回答道:“省长,难点主要在于第三方机构的权威性认可、持续监管的费用分担机制,以及绩效捆绑的法律和财务保障。但这并非没有先例可循,我们可以组织专班,研究国内外类似案例,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科恩集团的戴维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显然这个方案触及了他们最关心的痛点。

云川市的领导们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意识到这可能是打破僵局的唯一希望。

陈临海看着侃侃而谈的凌云峰,心中赞赏不已。此人不仅有点子,更有将点子落地的具体思考,是真正的人才!他默默将“凌云峰”这个名字,记在了心中的人才清单上,位置仅次于青峰的秦劲松。

座谈会后,宋敬坤虽然没有当场拍板,但明确指示由省发改委牵头,云川市和省环保厅、科恩集团共同参与,成立联合工作组,就凌云峰提出的创新监管模式进行可行性研究,尽快拿出方案。

僵局,被打开了第一道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