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刻回复:“秦科长客气了。明天上午十点,省政府对面清风茶楼,如何?”
“好的,准时到!”
放下手机,陈临海对外公笑了笑:“一个在青峰认识的同事,很有想法。”
陈志远看了外孙一眼,睿智的目光仿佛洞察一切,他微微一笑,拍了拍陈临海的肩膀:“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星火之光,亦可燎原。去吧,把握好分寸。”
第二天上午,陈临海在清风茶楼见到了秦劲松。相比上次在青峰的拘谨,秦劲松这次显得从容了一些,但眼神中的专注和执拗依旧。
他带来了更详尽的资料和分析,不仅补充了报告中的一些细节,还对全省范围内的财政资金监管提出了一些更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设想,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资金流向预警模型等。
陈临海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问题,两人相谈甚欢。他越发觉得,秦劲松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专业型人才,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平台。
“劲松,你的这些想法非常好!”陈临海由衷赞道,“有没有考虑过,到更大的平台上来发挥你的专长?比如省审计厅,或者财政厅的相关业务处室?”
秦劲松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渴望,但随即又黯淡下去:“陈秘书,不瞒您说,我想过。但我这人……不太会搞关系,而且青峰的事之后,我恐怕……”
“恐怕什么?”陈临海打断他,目光坚定,“只要你有真才实学,有心做事,组织上就需要你这样的人。关系是处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青峰的事,恰恰证明了你的价值和原则!这件事,我来想办法,你等消息。”
秦劲松看着陈临海,胸中涌起一股热流,重重地点了点头:“陈秘书,谢谢您!我……我一定不负所托!”
送走秦劲松,陈临海坐在茶楼里,慢慢品着已经微凉的茶。帮助秦劲松调动工作,并非易事,需要合适的时机和运作。但这颗种子,他必须先种下。
同时,他也想到了韩立明和刘爱国。经过青峰一事,这两位市领导已经明确表达了向宋敬坤省长靠拢的意向。这不仅仅是政治站队,更是基于共同理念的自然选择。如何巩固这种联系,将其转化为真正可用的政治力量,也是他需要思考的课题。
微光虽弱,但汇聚起来,便是星火。他陈临海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微光,保护它们,汇聚它们,让这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他结账起身,走出茶楼。阳光洒在他身上,温暖而明亮。周末与田娇娇的见面,青峰事件的余波,新人才的吸纳,高层博弈的暗流……所有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构成他仕途路上复杂而真实的图景。
但他步履从容,眼神清澈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