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迷雾寻踪
青峰宾馆的清晨,被一种无形的紧张氛围包裹着。
窗外,鸟儿在枝头鸣叫,远处传来城市苏醒的喧嚣,但这一切都无法驱散陈临海心头的凝重。他早早起床,在房间内完成了简单的晨练,用冷水洗了把脸,试图让大脑更加清醒。
镜子里映出的年轻面孔,眼神锐利,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知道,从今天开始,真正的较量就要拉开序幕。
上午八点半,核查组第一次正式会议在宾馆的小会议室召开。
孙浩坐在主位,脸上还带着些宿醉的疲惫,但眼神已经恢复了惯有的精明。他清了清嗓子,开场道:“各位同志,我们正式开始工作。首先,请青峰市的同志,向我们全面汇报一下富隆煤矿‘6·11’事故善后补偿资金的组织、发放和监管情况。”
马天成副市长亲自坐镇,示意由水务局局长牛大力做主要汇报。
牛大力挺着肥硕的肚子,打开厚厚的汇报材料,声音洪亮,唾沫横飞。
“各位省领导,我代表青峰市‘6·11’事故善后工作组,向核查组汇报……”他照本宣科,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到“各部门通力协作、严格按政策标准执行”,再到“资金专款专用、发放流程规范透明、全程接受监督”,说得天花乱坠,滴水不漏。
他出示了一系列表格和数据:补偿标准明细、受益矿工名单、银行转账记录汇总、各级审批单复印件……表面上看起来,一切井然有序,无懈可击。
陈临海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轻轻敲击。他没有打断牛大力的汇报,目光却如同精准的扫描仪,仔细审视着对方提供的每一份材料,捕捉着任何可能存在的细微矛盾和逻辑漏洞。
他注意到,牛大力在提到“确保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每一位符合条件的矿工或家属手中”时,语速有极其微小的加快,眼神也下意识地避开了核查组众人的目光。
他还注意到,那份长长的受益矿工名单,字迹工整,格式统一,但名单末尾几个签名,笔迹似乎有些过于相似和僵硬。
当牛大力汇报完毕,自信满满地看向孙浩时,陈临海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牛局长,汇报很详细,辛苦了。”陈临海先给予肯定,随即话锋一转,“我有一个细节想请教一下。根据您提供的银行转账记录汇总表,总拨付金额与根据补偿标准和名单测算的总应发金额,在尾数上似乎存在一个极小的差异,大约三百多元。虽然金额不大,但我想了解一下,这个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银行手续费,还是其他原因?”
会议室内瞬间安静了一下。
牛大力脸上的肥肉抖动了一下,显然没料到陈临海会注意到如此细微的数字。他连忙翻动材料,有些慌乱地解释道:“啊……这个,可能是四舍五入产生的误差,或者是……对,可能是打印汇总时产生的微小偏差,具体我要回去核对一下原始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