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临海同志,我们希望你能端正态度,主动把问题讲清楚。组织上是给你机会的。”新来的审讯人员语气看似诚恳,却带着诱导,“有些事情,也许你当时没意识到,或者觉得是小事。现在说出来,算你主动交代,性质就不同了。”
这是典型的诱供。陈临海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用疼痛刺激神经,保持清醒。他深知,此刻任何一句含糊或妥协的话,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定罪的“证据”。
“我说的每一句都是事实。没有什么需要‘主动交代’的。”他的声音因为缺水和疲劳而沙哑,但语气依旧坚定。
“那你怎么解释这份报价单?”审讯人员拿出一份文件复印件,指着上面一个数字,“市场同类包装物的价格普遍低于这个报价百分之十五。你怎么解释这个差价?”
陈临海定睛一看,心中冷笑。这份报价单他太熟悉了,当时为了确保质量,他们选择的是有特殊防伪技术和环保资质的大厂产品,价格自然高于普通市场货。他清晰地记得,当时还有一份详细的比价说明和选择理由报告,一并存档。
“这份报价对应的是有特定资质和工艺要求的定制产品,不能简单与普通市场价类比。相关的比价说明和技术参数文件,在镇经发办的项目档案里应该有完整留存。你们可以去调阅。”他冷静地回答。
审讯人员似乎没料到他对细节记得如此清楚,停顿了一下,在本子上记了几笔,又转向其他问题。
饥饿、困倦、精神上的高压持续折磨着陈临海。他感到自己的意识有时会出现短暂的恍惚,仿佛随时会崩溃。但每当这时,他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新枣镇乡亲们期盼的眼神,想起周安国区长信任的目光,想起自己立下的“为生民立命”的誓言。一股不甘和愤怒支撑着他,绝不能倒下,绝不能承认莫须有的罪名!
他不知道外面过去了多久,也不知道周区长他们是否知道了自己的处境,正在如何奔走。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方寸之地,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记忆、逻辑和顽强的意志。
在一次短暂的休息间隙(只是允许他趴在桌上眯十分钟),他靠在冰凉的桌面上,闭上眼睛。恍惚间,他似乎又回到了新枣镇那个繁星满天的夜晚,独自一人在宿舍里啃着资料,苏晓薇送来的那瓶蜂蜜柠檬水的甜味仿佛还在舌尖…… 还有田娇娇那永远充满活力的声音……
这些温暖的片段一闪而过,随即被现实的冰冷击碎。他猛地清醒过来,知道自己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下一轮的较量。
铁门深锁,方寸之间,一场没有硝烟却凶险万分的战争,正在无声地进行。考验的不仅是问题的真伪,更是意志的坚韧。
感谢所有书友来到这一章,希望各位书友多多与作者互动,段评,章评,书评,五星好评,多多益善。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