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故土回响,民心深处的丰碑
作者:朱氏春秋
就在陈志远与陈菲儿进行着那场关乎血脉与未来的对话时,山岚区新枣镇这片陈临海曾经奋斗过的土地上,关于他最新的消息,也如同插上了翅膀,传遍了街头巷尾,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谈资。
镇政府食堂里人头攒动,午饭时间的喧嚣声此起彼伏。
“嘿,你们听说了吗?”王姐端着她那只不锈钢饭盆,满脸兴奋地高声喊道,“就是以前咱们党政办的陈临海啊!他在区里又立了大功啦!”
她的声音在嘈杂的食堂里显得格外突出,周围的人们纷纷转过头来,好奇地看着她。
“真的假的?”有人疑惑地问。
“我还能骗你们不成?”王姐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饭盆,“他写了个报告,据说写得那叫一个精彩,连区委王书记都拍桌子叫好呢!”
“哇,这么厉害!”众人惊叹道。
“可不是嘛!”王姐的声音越发高亢起来,“而且啊,就因为这篇报告,直接把他提拔到区里那个什么……重点项目指挥部当副主任了!副科级干部呢!”
她的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光彩,仿佛这是她自己的成就一般。
坐在她对面的小赵,嘴里塞满了馒头,含糊不清地接话:“肯……肯定是真的!我刚跟陈哥发微信道喜了!陈哥还回我了,特别谦虚!王姐,我就说陈哥不是一般人!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
旁边其他科室的同事也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语气中充满了惊叹和羡慕。曾经那些或许对陈临海有过微词的人,此刻也只剩下佩服。在这个小地方,一个身边熟悉的人如此快速地崛起,本身就是一桩极具冲击力的传奇。
“在“生态黑猪”养殖合作社里,王大河正和几个社员忙碌地清理着猪舍。他们的身上沾满了汗水和泥点,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就在这时,一个社员突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听说陈干部在区里工作得可出色了!”王大河听到这个消息,手中的铁锹猛地往地上一杵,发出“砰”的一声响。他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黝黑的面庞与洁白的牙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俺就说嘛!”王大河兴奋地说道,“陈干部那可是文曲星下凡啊!他心里装着咱们老百姓,又有真本事!不管到哪儿都肯定差不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陈干部的钦佩和感激之情。
接着,王大河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感慨万分地说:“要不是他当年帮咱们跑手续、打品牌,咱们合作社哪能有今天啊?”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健康的黑猪身上,仿佛看到了合作社的未来和希望。
最后,王大河下定决心地说:“等咱们这批猪出栏,卖了钱,说啥也得去区里看看陈干部!当面谢谢他!”他的声音在猪舍里回荡,其他社员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社员们纷纷附和,言语间充满了对陈临海最朴素的感激和爱戴。陈临海对他们而言,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员,而是实实在在的恩人和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