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区里最近正在谋划明年乃至未来五年的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王书记和区长高度重视,要求必须摸清家底、找准方向、提出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举措。我们发改委牵头,需要组织一个精干的小分队,深入全区各街道乡镇、重点企业、工业园区进行一轮密集的深度调研,最终形成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作为规划编制的核心依据。”
“调研是基础,报告是关键。这份报告,既要接地气,掌握真实情况,又要能站在全区高度提炼问题、提出战略建议。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江援朝看着陈临海,“徐主任推荐你参与进来,主要负责调研协调和报告执笔。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接下这个担子?”
陈临海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这绝对是一个比写讲话稿更重要、更核心的任务!直接参与到全区最高层次的战略谋划中,这是绝对的信任和重托!但压力也空前巨大,调研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报告的要求更是高得吓人。
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挺直腰板:“感谢两位领导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努力学习,在江主任和发改委领导的指导下,尽全力完成好任务!”
“好!”江援朝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赞许,“要的就是这股劲头。调研下周一开始,你先跟发改委综合股的同志对接,熟悉一下前期情况和调研方案。有什么困难,直接向我或者徐主任汇报。”
从徐伟明办公室出来,陈临海手心都是汗。兴奋与压力交织。他知道,这又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考验。完成好了,他的能力和价值将得到区里最高层的认可;搞砸了,之前积累的所有好感可能荡然无存。
他立刻前往区发改委。发改委所在的楼层,氛围与区委办又有所不同,更加务实,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项目和数字的味道。
与他对接的是发改委综合股的股长,一位三十多岁、看起来十分精明的女同志,叫孙莉。孙莉对陈临海的到来似乎并不意外,但态度礼貌而疏离,公事公办地递给他一摞资料:“陈股长,这是调研方案、重点调研对象名单、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下周一早上八点,调研小组在委里会议室集合出发。”
陈临海能感觉到对方隐隐的一丝排斥。毕竟,这么重要的任务,发改委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现在从区委办空降一个年轻股长过来“协助”,难免让人猜想是来“摘桃子”或者“领导眼线”。
陈临海没有在意,接过资料,诚恳地说:“孙股长,我是来学习的,很多情况不熟悉,接下来的调研和报告,还要多倚仗您和发改委的同志们指点帮忙。”
孙莉似乎对他的态度有些意外,脸色稍霁:“互相学习吧。陈股长先把资料看看,有什么问题我们再沟通。”
抱着厚厚的资料回到区委办,陈临海立刻沉浸进去。他深知,要赢得发改委这些专业干部的尊重,光靠态度不够,必须展现出真才实学。
新的战斗,已经打响。而这一次的战场,更加广阔,对手也不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复杂的区情和极高的战略要求。
本书今天正式签约,感谢所有书友多多书评,段评,章评,如果点了免费打赏,记得领取朱氏春秋的感谢红包。再一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