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蓝图初展,踌躇满志遇新题
新官上任三把火
李伟的倒台如同一次彻底的政治清淤,为新枣镇这潭略显沉寂的水注入了新的, albeit 略带紧张的活力。陈临海虽无更高职衔,但其实际影响力已悄然跃升为核心层级。钱卫东书记的“倚重”与“忌惮”并存,反而为陈临海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他可以直接向书记汇报想法,许多具体工作的推进几乎一路绿灯。
陈临海深知时间紧迫,容不得他有半点迟疑。他毫不犹豫地将内心深处被压抑已久的能量,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猛然释放出来。
这些能量不仅包含了他对自由的渴望,更凝聚着他长时间深思熟虑后的规划。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都在他脑海中反复演练过无数遍,如今终于到了付诸实践的时候。
然而,陈临海心里也很清楚,这份好不容易才得来的“自由”其实并不稳固。上级人事变动或者钱卫东心态的一丝一毫变化,都有可能让这一切瞬间化为泡影。
因此,他必须要和时间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赛跑,分秒必争。每一刻的拖延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让他重新陷入束缚之中。。
陈临海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将“生态黑猪”和“枣香情”这两个项目的后续发展彻底梳理清楚。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只是进行简单的生产和销售,而是决心要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深化发展。
· 对于黑猪合作社:他邀请县里的农业技术专家,指导王大河和社员们尝试开发黑猪腊肉、腊肠等高附加值产品,并着手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一步提升品牌壁垒和价值。
· 对于枣香情加工厂:他帮助刘茂才对接市里的食品研发机构,开发了几款以红枣、蜂蜜为原料的健康休闲零食,瞄准更年轻的消费群体。同时,力主建立了严格的线上客户反馈和售后机制,将口碑维护视为生命线。
这两个项目的深化,让王大河和刘茂才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发现这位陈干部不仅懂政策、能跑腿,更有前瞻性的市场眼光。
第二件事,他将目光投向了那份在档案堆里孕育已久的、更为宏大的新枣镇产业发展规划草案。他选择了一个突破口——利用新枣镇周边几个村庄闲置的坡地和劳动力,引入一种高效益的中草药种植项目。
为此,他亲自带队,多次往返于省农科院和镇里,请教专家、分析土壤气候、评估市场风险、核算投入产出。他拿着精心准备的可行性报告,向钱卫东做了详细汇报。
钱卫东盯着报告上那密密麻麻的数据和详尽的分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惊叹之情。这些数据和分析无不展示着陈临海的行动力和谋划能力,让人不得不佩服。
然而,与此同时,钱卫东心中也隐隐地感到一种压力。他意识到,这个项目一旦成功,毫无疑问将成为陈临海的又一项耀眼政绩。而相比之下,自己这个书记似乎更像是一个“橡皮图章”,只是在文件上签字盖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