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寻觅终局之法(2 / 2)

有时,她会利用完成月老殿那些琐碎任务的间隙,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悄悄试验某个微小的能量节点。指尖凝聚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灵光,按照古籍上的描述,尝试构建一个极其微缩的、不具备实际威力、只用于验证结构稳定性的符文片段。

成功了,她便默默记下灵力的流动感和结构要点;失败了,往往伴随着一阵突如其来的心悸或短暂的眩晕,她则需要立刻停下来,调息良久,才能勉强压下魂魄的不适。

这些细微的灵力波动和魂力损耗,虽然被她极力掩饰,但并非全无痕迹。隔壁的寒牙,凭借妖族敏锐的感知,或多或少能察觉到一些异常。他只知道凌红云的状态不对劲,灵力消耗异常,魂魄时有波动,却无法确切知道她在做什么。他只能将这份担忧写入给尊上的定期汇报中,并更加严密地关注着她的动向。

日子就在这种表面麻木执行任务、暗中疯狂准备“终局”的状态下,一天天过去。南方的初夏雨水渐多,闷热的午后时常毫无预兆地泼下一场瓢泼大雨,洗刷着城市的喧嚣,却洗不净凌红云心头的阴霾。

又是一个雨夜。窗外雨声淅沥,敲打着玻璃窗。

凌红云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一卷名为《幽冥契阔论》的古籍。这本书并非专门讲述自毁之法,而是深入探讨各种灵魂契约的本质与极限。她希望能从中找到关于共生符更底层的原理,或许能发现其他解除方式,或者至少,让她准备的“终局”更能针对共生符的特性,提高成功率。

她看得极其专注,纤细的指尖一行行划过那些艰涩的古文,眉心微蹙。油灯的光晕在她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显得她愈发清瘦单薄。

突然,她目光一凝,停留在一段关于“单向献祭型契约能量回流悖论”的论述上。上面提到,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当献祭方启动自毁程序,但契约联结因距离或外力干扰过于微弱时,可能导致能量无法顺利导出,反而在献祭方体内积聚、湮灭,无法达成解除契约的目的,只会白白牺牲。

凌红云的心猛地一沉。

共生符的感应现在如此微弱……如果,如果在她实施的时候,也因为距离或其他原因,导致联结不够稳固,那她的牺牲岂不是毫无意义?甚至可能因为能量紊乱,对她的魂魄造成更不可控的伤害,却依然无法解除对秦越的潜在威胁?

这个可能性像一盆冰水,从头顶浇下,让她四肢冰凉。

她之前只顾着寻找方法,确保自己能成功“自毁”,却忽略了契约联结本身状态可能带来的变数!

一种更深的无力感攫住了她。原来,就连想彻底斩断这联系,想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他,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充满了未知的风险和变数。

她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带着雨夜湿凉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不能慌。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去解决。她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共生符在这种微弱联结状态下的特性,需要找到确保在那个关键时刻,能量能够顺利导出、达成契约解除条件的方法。

这意味着,她需要查阅更多、更偏门的典籍,需要更精细的推演和模拟,甚至……可能需要冒险进行一些更接近真实情况的试验。

前路似乎更加艰难,也更加凶险。

但她没有退缩。再次睁开眼时,她眼底的迷茫和无力已被一种近乎偏执的坚定所取代。她轻轻合上《幽冥契阔论》,从旁边那摞更高的古籍中,抽出了另一本封面漆黑、没有任何标题的书册。

灯光下,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映在身后的墙壁上,孤独,却带着一股义无反顾的决绝。

寻觅终局之法,这条路,她只能独自走下去,直到找到那个万无一失的答案,或者……直到那一刻真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