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包里拿出一瓶矿泉水,拧开瓶盖递给陈默,手指又一次 “不经意” 地碰到他的手 —— 这些 “亲密举动”,都是演给监控者看的,不管是周家想对外宣告 “结盟”,还是金广发的余党想确认他们的关系,这些细节都会被添油加醋地传出去。
三天后,周若雪又约陈默在 “云顶会所” 的私密包厢见面。
包厢里摆着一张红木茶桌,窗外能看到青南湖的夜景,角落里的音响放着轻音乐 —— 看似放松的环境,陈默却注意到,茶桌对面的盆栽里,有个微型摄像头的反光;门口的服务员每次进来添茶,都会偷偷看他们两眼,手里的托盘握得格外紧。
“陈队,协议我改好了,子女姓氏那条改成‘双方协商决定’,” 周若雪把修改后的协议放在茶桌上,“你看还有什么要调整的,咱们今天尽量定下来。”
陈默拿起协议,假装仔细看,其实眼角的余光一直在观察包厢里的动静 —— 他知道,此刻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可能被传到金广发的保护伞那里,甚至是 “烛龙” 系统的操控者手里。
“海外赃款追回后,10% 用于周家企业合规整改,这条能不能写成‘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公益项目’?” 陈默指着协议条款,语气带着 “谨慎”,“毕竟是赃款,用在公益上,上面查起来也好看,对你我都好。” 周若雪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没问题,就按你说的改 —— 陈队,你考虑得真周到,以后咱们合作,肯定能少走很多弯路。”
这时,服务员进来添茶,陈默故意提高声音,说:“若雪,还是你懂我,我爸当年跟你爸一起办案时,就常说‘周老弟考虑周全’,现在看来,你跟你爸一样。”
他这话是说给服务员听的 —— 用 “父辈交情” 掩盖 “利益结盟”,让监控者觉得他们的合作是 “人情往来”,不是刻意的政治捆绑。
服务员走后,陈默假装 “被说服”,拿起笔,在协议上写了个 “陈” 字,却没写完,又放下笔:“还是等明天吧,我再跟张书记汇报一下,毕竟是婚前大事,也得让领导知道我的情况。”
这是他的 “拖延计”—— 不立刻签字,显得 “稳重”,也为自己争取时间:他已经让老谢去查周若雪提到的 “瑞士联合银行行长”,看看对方是不是真的跟周家有交情,还是只是个幌子。
周若雪没有强迫他,只是笑着说:“好,我等你消息。明天我再约你,咱们一起去银行,看看账户冻结的进度。” 临走时,她在陈默的肩上拍了一下,说:“陈队,别太有压力,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陈默看着周若雪的车消失在夜色里,才拿出手机,给老谢发了条短信:“查瑞士联合银行青南分行行长,重点查 2020 年后与周家的往来。”
他知道,他的表演已经起效 —— 从高尔夫球场的 “犹豫”,到会所的 “妥协”,再到 “小修改条款”,这些细节都会让对手觉得他 “已经上钩”,放松对他的警惕。
回到市局,陈默把修改后的协议锁进保险柜,又翻开行动日志,在 “若雪谈判” 后面写了一行字:“表演进行中,对手监控减弱,争取 3 天时间核查周家海外关系。”
他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的警灯闪烁,心里清楚 —— 这场 “监控下的表演” 只是开始,接下来,他要在 “盟友” 的身份下,找出周家与金广发的隐秘联系,还要查清 “烛龙” 系统的操控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开 “青南湿地案” 的所有真相,告慰那些牺牲的人。
夜色渐深,陈默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他拿出周若雪父亲的笔记,翻到 “海外银行” 那一页,上面有几个模糊的名字,他对照着周若雪给的账户明细,慢慢圈出了一个重合的名字 —— 这是他表演中找到的第一个线索,也是撕开周家 “同盟” 假面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