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彪被押回市局的第二天清晨,陈默就带着一份《湿地环境安全排查申请》去了市应急管理局。
“城西湿地周边村民反映水质异常,还有村民说去年有个采藕人失踪后没找到,” 陈默指着申请里的条款,“我们想协调水上公安和水下搜救队,借排查污染源和失踪人员遗落物品的名义,对目标水域做拉网探查 —— 这样既不会惊动赵天雄的余党,还能名正言顺地找水底的箱体。”
应急管理局的李局长看着申请,又看了看陈默递来的村民签字信,很快批了字:“湿地是民生关切点,排查是应该的,我们会发函给水上公安和环保局,让他们全力配合。”
当天上午,三艘蓝白相间的搜救船就停在了湿地边缘的水域,船上的声呐设备像黑色的雷达,正缓缓垂入水中 —— 这是水上公安最新的 “水下探测仪”,能穿透两米深的浑浊水体,把水下物体的轮廓清晰传回到屏幕上,就像给水下做 ct,哪怕是埋在泥里的石头都能显形。
“陈队,声呐扫到东西了!” 搜救队的王队长突然喊,屏幕上跳出几个不规则的白色轮廓,大小和无人机拍到的箱体差不多,都集中在水域中央的芦苇丛下方,“每个轮廓周围都有金属反射信号,像是用铁链固定着,怕被水流冲跑。” 陈默凑过去,指着屏幕上最清晰的一个轮廓:“先捞这个!注意动作轻,别让箱体撞到石头破损。”
水下的情况比预想的复杂 —— 湿地的水因为长期被化工厂排污,变得像稀释的墨汁,能见度不足半米,潜水员只能靠手摸和绳子定位。
老吴站在船头,手里攥着对讲机,声音透着急:“潜水员说铁链很粗,一端焊在水底的水泥墩上,得用液压钳才能剪断!而且水底下全是烂泥,脚一踩就陷进去,操作很费劲。”
周若雪坐在另一艘船上,手里捧着父亲的笔记,指尖在 “2021.8,水底有铁,藏物?” 那行字上反复摩挲。
她突然抬头,对着陈默喊:“我爸当年可能也发现了水底有东西!他写的‘铁’,说不定就是固定沉箱的铁链!” 陈默心里一动,对着对讲机喊:“让潜水员留意水底的水泥墩,看看上面有没有刻字或者标记!”
半小时后,潜水员浮出水面,手里举着个生锈的铁牌:“水泥墩上焊着这个,上面有个太阳图案,跟之前金属徽记上的一样!”
周若雪赶紧跑过去,看着铁牌上模糊的太阳纹,眼泪差点掉下来:“是‘太阳先生’的标记!我爸当年肯定看到过这个,只是没来得及捞箱子就被灭口了!”
又过了一个小时,第一只沉箱终于被吊出水面 —— 这是个半米高、一米长的金属箱,表面裹着厚厚的绿锈,边缘的密封胶已经开裂,箱体两侧还焊着粗壮的铁链,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储物箱。
“小心点放,别磕碰到!” 刘科长赶紧让人铺好防水布,把箱子放在上面,手里拿着便携式检测仪,先对着箱体扫了一圈:“没检测到辐射,但有微弱的化学药剂反应,像是之前的文物浸泡液!”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箱子上,老赵拿着撬棍,小心翼翼地撬开密封胶 —— 箱子盖 “吱呀” 一声打开,里面空空的,只有内壁沾着一层暗褐色的黏液,像没洗干净的菜盘子上残留的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