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调查陷入的僵局像一块巨石,死死压在陈默心头。
办公室的台灯亮了整整一夜,桌面上摊满了 “华纺集团” 的资金流向报表,红色笔迹标注的疑问号密密麻麻 —— 境外账户的资金最终指向的 “曙光基金会”,在维京群岛的注册信息全是伪造;
金广发通过金控集团向 “星火纺织” 注入的 5 亿 “并购贷款”,其中 3 亿被拆分成数十笔小额资金,通过不同的空壳贸易公司周转,最终消失在香港的地下钱庄,每一条线索查到关键处,要么遇到银行的 “保密条款” 阻拦,要么发现对接人早已注销身份、不知所踪。
更让他压抑的是,昨天去调取金控集团的信贷审批记录时,原本配合的档案科突然改口,说 “涉及商业机密,需上级领导签字”,而这个 “上级领导”,正是金广发本人。
陈默坐在办公桌前,指尖捏着皱巴巴的审批申请,只觉得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 金广发这座大山,不仅资金网络密不透风,背后的权力保护伞更是让调查举步维艰。
就在这时,私人加密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没有显示姓名,只有一串熟悉的加密号码,陈默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
“陈主任,” 周若雪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依旧是那种清冷平淡的语调,像结了层薄冰的湖面,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今晚七点,‘静园’咖啡馆,我想和你聊聊,或许能帮上当前的困局。”
“静园”?陈默的眉头瞬间拧紧。他听说过这家咖啡馆,藏在老城区的旧式洋房里,门口连个招牌都没有,只靠熟客引荐才能进入。
里面的消费高得惊人,一杯手冲咖啡就要三百块,更重要的是,它的私密性堪称极致 —— 每个座位都用两米高的梨花木隔断隔开,隔断上缠绕着仿真藤蔓,连服务员都是经过严格保密培训的,上菜时全程保持沉默,放下东西就立刻退开。
“周科长想聊什么?电话里不能说吗?” 陈默试图试探。
听筒里沉默了两秒,才传来一句更简洁的回应:“有些事,当面说更清楚。七点,我等你。” 说完,电话直接挂断,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陈默握着手机,指节微微泛白。他知道周若雪的邀约绝不简单 —— 上次她提供的审计报告线索,看似助力,却也让调查方向一度陷入误区。
但现在,资金线索全断,金广发的保护伞层层阻拦,他确实需要任何可能的突破口,哪怕这突破口背后藏着看不见的陷阱。
晚上六点五十,陈默穿着便装,按照记忆中的地址找到 “静园”。洋房的大门是深棕色的实木材质,门上只挂着一个小小的铜制门环。
他轻轻扣了三下,门很快被拉开,一个穿着黑色西装、戴着白手套的侍者站在门后,低声问:“请问是陈先生吗?周小姐已在牡丹厅等候。”
跟着侍者走进庭院,陈默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 青石板路两旁种着修剪整齐的冬青,角落里有一座小型喷泉,水流声潺潺,混合着庭院里栀子花的香气,让人暂时忘了外界的纷扰。牡丹厅在二楼的角落,侍者推开雕花木门后便躬身退下,顺手轻轻带上了门。
周若雪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了。她今天穿了一身米白色的职业套装,面料是柔软的真丝材质,不像在检察院时穿的深色西装那样锐利,领口处别着一枚小小的珍珠胸针,添了几分柔和。
她面前放着一杯红茶,茶杯是骨瓷材质,杯沿还冒着微弱的热气,窗外的夕阳透过百叶窗,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主任,坐。” 周若雪抬眼看向他,语气依旧平淡,却少了几分公事公办的疏离。
陈默在她对面坐下,侍者很快悄无声息地走进来,递上菜单。他随便点了一杯黑咖啡,侍者点头退下,整个过程没有发出任何多余的声音。
短暂的沉默里,只有窗外的鸟鸣和室内若有若无的小提琴曲。周若雪端起红茶,轻轻呷了一口,目光落在窗外的庭院里,像是在欣赏风景,又像是在思考措辞。
“陈主任最近查资金流向,应该不太顺利吧?” 她先开了口,语气像是随意的寒暄,眼神却紧紧锁住陈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陈默握着刚送来的咖啡杯,杯壁的凉意让他保持清醒:“周科长消息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