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坤肥胖的尸体就那样以一种极其扭曲、毫无尊严的姿势,瘫在烂尾楼下冰冷的水泥地上,身下洇开一大滩暗红粘稠的血迹,在昏暗的天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周围迅速拉起了蓝白相间的警戒带,红蓝闪烁的警灯将这片荒凉之地映照得光怪陆离,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灰尘味和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
陈默作为现场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当事人,立刻被彻底控制了起来。
虽然他极力保持镇定,反复强调自己是遭人陷害,是有狙击手从对面开的枪,但此刻所有的表面证据都对他极其不利——他刚刚与死者发生过激烈争执(有照片为证,虽然他还没看到),死者坠楼时他在现场,最关键的是,他手里还紧紧攥着属于死者的、甚至还在冒烟的烟斗!
这场景,在任何经验丰富的刑警看来,都充满了嫌疑。
市局刑侦支队的精英们如疾风般迅速抵达现场,他们训练有素、行动果断,展现出专业的素养和高效的执行力。而领队的,则是那位以铁面无私、作风强硬而闻名的副支队长。
这位副支队长一到现场,便立刻展现出他的专业和果断。
他没有因为陈默的特殊身份而对他有丝毫的特殊对待,而是严格按照命案现场勘查程序,毫不留情地指挥着手下对现场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搜查。
他的脸色冷峻,透露出一种威严和决心。
在他的指挥下,一队技术人员首先将重点放在了陈默所在的楼顶平台。他们小心翼翼地提取着脚印、指纹,仔细测量并定位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然而,经过一番地毯式的搜查后,除了陈默和赵德坤的痕迹外,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第三人活动迹象。这让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众人都不禁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那支被塞到陈默手里的檀木烟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支烟斗显然是一个关键物证,它可能隐藏着案件的重要线索。
于是,技术人员们格外小心地将它收存起来,准备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分析。
与此同时,另一队带着专业装备的技术人员,根据陈默提供的狙击手可能存在的方向,迅速扑向了对面那栋更高、视野也更开阔的烂尾楼楼顶。
那栋楼距离陈默所在的位置大约有三百多米,是一个非常适合远程精准射击的绝佳位置。技术人员们打着强光手电,在那布满建筑垃圾、灰尘和鸟粪的楼顶平台上,进行了极为细致地勘验。
很快,他们就有了重大发现!在平台边缘一处相对干净、视野最好的位置,清晰地留下了两个并排的、由沉重物体长时间压迫形成的浅浅凹痕,凹痕的形状和间距,完全符合专业狙击枪支架脚架的特征!
更重要的是,在这支架压痕的旁边,散落着几根不起眼的、粗硬挺直、微微弯曲的深色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