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特殊的日期,对于陈默来说,就像是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每当回忆起这个日子,心中的痛楚便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而这个日期,也成为了他解开所有谜团的起点,仿佛是一把隐藏在黑暗中的钥匙,等待着他去发现并打开那扇通往真相的大门。
然而,对于刘昌明夫妇来说,这个日期或许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标记,更有可能是一种信任的象征,或者是一个警示的标志。
这个日期所蕴含的信息,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够真正理解。
陈默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迅速拿起笔,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着。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将父亲去世的那一串数字——年月日,小心翼翼地写在纸上。这串数字,对他来说是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
他凝视着这串数字,仿佛能透过它们看到父亲的面容,感受到父亲的温暖。
接着,他开始尝试着将这串数字作为解密密钥,去解读名单上那些弯弯绕绕、看似毫无规律的暗语和代称。
每一个字符、每一个符号,都像是一个谜团,等待着他去揭开。
他首先将日期数字对应到字母表序位,再去匹配代称中的关键字;又将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去对应名单上暗示的职务或排位……他尝试了好几种组合方式,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突然,当他将年月日数字分别作为偏移量,去对应那些代称的笔画数或某种特征值时,奇迹发生了!那些原本如同天书般的暗语,一个个竟然严丝合缝地被破解开来!
“庙里的胖弥勒”指向赵德坤的推理被证实;“河边插秧人”指向了水利局的一位领导;“掌秤的先生”指向了市场监管部门的一个实权人物……每一个破译出的名字,都让陈默的心沉下一分,这份名单牵扯的人物之广、地位之高,令人骇然!
当他破译到名单的最后,在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名字下方,还有一行更加细小、几乎要仔细辨认才能看清楚的暗蓝色字迹。
这行字没有指向具体人名,更像是一句咬牙切齿、充满了无尽怨恨和预见的诅咒。陈默屏住呼吸,依据同样的密码规则,将其破译了出来,那行字是:“把狼崽子养大了,早晚得被它咬死!”
这句话,像一道带着冰碴的寒风,瞬间吹透了陈默的全身,让他从头到脚一片冰凉!
这恶毒的诅咒,听起来既像是在说给已经死亡的刘昌明听——暗示他扶持起来的某些人(比如赵德坤?)最终会反噬其主;又像是在警告名单上的所有涉事者,他们所做的这一切,最终会培养出无法控制的怪物,招致自身的毁灭;
甚至……陈默猛地想到自己当前的处境,那本指向他的血色账册,那句“新爹胃口更大”,自己是否也无意中成了别人眼中被“养大”的、即将反咬一口的“狼崽子”?
这句遗言,跨越了生死,仿佛一个冰冷的预言,笼罩在所有人的头顶。
刘昌明老婆用生命留下的这份密码遗嘱,不仅揭示了一个庞大的保护伞网络,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漩涡中每个人的贪婪、恐惧和最终的宿命。
它没能立刻洗刷陈默身上的嫌疑,却给了他一个反击的方向和一份沉甸甸的、关于人性之恶的终极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