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周青青带着哭腔的求助还在继续,诉说着吴雯的背叛和新继父的逼迫,字字句句都是走投无路的绝望。
然而,林楠握着手机,眼神平静无波,心底不起丝毫涟漪。
毕竟,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清晰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自己的坎要过。
你可以在别人坠落时递出一根绳子,但没必要把自己也绑上去,陪着对方一起沉沦。
他是周青青同母异父的哥哥,仅此而已。
在她遭受侵害、奋起反抗时,他出于某种道义或者说是“看不顺眼”,可以出手相助,给她指条路,甚至借她一把刀。
但这绝不意味着,他有义务和责任去负担她接下来的人生。
或许有人会觉得,不过是借点钱让她先上学而已,何必如此冷血?
但林楠的思维模式,从来都是走一步看十步。
他顺着“借钱”这个口子往下想,立刻就看到了一条布满荆棘、深不见底的麻烦之路。
这次借了学费,下次呢?生活费呢?周青青那个放不下的弟弟周睿呢?她能眼睁睁看着周睿失学吗?
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周青青那近乎固执的责任感,她必然会连周睿的担子也一并扛起来。
可以预见,未来的她将在无数兼职中疲于奔命。
她本就不是天赋异禀的人,在这样的重压下,学业能维持成什么样?能顺利毕业都算她意志力惊人了。
再往后看呢?周睿上大学、娶妻生子……以周青青的性格,她能袖手旁观吗?这简直是一个看不到尽头的无底洞。
由此可见,在未来至少十年内,林楠在周青青身上看不到任何“投资回报”的可能性。
她只会不断地陷入经济困境,而第一个想到的求助对象,必然是他这个曾经伸出过援手的“哥哥”。
借一次是情分,借两次、三次呢?总有拒绝的时候。
等到那时,前面借出去的钱大概率打了水漂,还可能引来更深的埋怨。
毕竟一个之前帮助过周青青的哥哥和从来没管过的哥哥,她对两者的期待是不一样的。
给予善意再拒绝,往往会招致成倍的怨恨。
这还只是周青青和周睿自身努力、不出意外的情况。
更糟糕的是,如果周青青因为过度劳累搞垮了身体,需要钱治病,到时候,这钱是借还是不借?
还有他们那个新继父,一听就不是善茬。
如果知道周青青能从林楠这里借到钱,会不会变本加厉地逼迫她?甚至通过她和吴雯的关系缠上林楠,把他当成新的“提款机”?
所以,在林楠冷静到残酷的评估体系里,周青青和她身后的那个家,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泥潭和烂摊子。
他疯了才会主动跳进去,与她们加深这种经济上的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