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洗心革面的纨绔40(2 / 2)

我们天家自来最重孝悌,兄弟姐妹和睦,团结一心,共同为皇祖父分忧,为帝国效力,怎会有那般大逆不道的想法?!

码头上,海风猎猎,吹得皇室子弟的锦袍衣袂翻飞。

年仅十六的皇孙二十八郎,正郑重其事地向他的姐姐——十七皇孙道别。他脸上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混合着向往与一丝忐忑的赤诚:

“十七姐,扶桑路远,海上风波难测,望你一切珍重,弟弟在此祝你一路顺风,早日为皇祖父经营好那片新土!”

十七皇孙一身利落的骑射装束,英气勃发。她看着这个年纪最小的弟弟,爽朗一笑,伸手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大得让二十八郎微微趔趄了一下。

“二十八郎,有心了!”她目光灼灼,望向远方海天相接之处,意气风发,“你也要努力啊!好好干,做出成绩来。”

她随即眨了眨眼,带着几分姐姐特有的打趣,压低声音:“要不然啊,等你慢吞吞学成出师,怕是连块像样的封地都抢不到喽。”

二十八郎嘿嘿一笑。

码头的风依旧喧嚣,但二十八郎的眼神却清澈而坚定,他望向姐姐,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十七姐,其实……我对经营封地、带兵打仗这些事,真的不太提得起劲。”

他顿了顿,脸上浮现出一种与周围雄心勃勃的皇孙们截然不同的、带着些许书卷气的憧憬:

“等我再长大些,学问扎实了,我想走遍帝国的每一个封国,去亲眼看看帝国万里江山到底是什么模样。然后……然后我想重写《山海经》!”

他说到这里,眼睛都在发光,语速也快了起来:

“现在的《山海经》好多记载都过时啦!有些怪兽传说其实是误传,有些地方的风物也完全对不上。我想写一本新的,记录真实的山川地理、奇珍异兽,还有各地的风俗民情!这比征服一块新领地有意思多了!

这话辗转传到深宫之中,正在批阅奏章的林楠笔尖一顿,随即朗声笑了起来。

“好!朕的孙儿里,还有这样志向的!”他对着身旁的心腹太监笑道,“帝国需要开疆拓土的利刃,也需要记录山河的文笔。他想做司马迁,想做徐霞客,有何不可?朕准了!”

非但准了,林楠甚至还特意吩咐下去:

“传朕旨意,各地官府需对二十八皇孙的游历与考察给予便利。再让翰林院挑几个博学且精于绘事的博士,以后跟着他,帮他绘图、考证。”

然而,这部凝聚了二十八郎半生心血的皇皇巨着,耗时整整二十三年,几乎跨越了一代人的时光。

当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山海图志》最终被恭敬地呈入紫禁城时,终究是晚了一步。

景和七十四年,一个注定被镌刻在史书与亿万生民心头的年份。

龙榻之上,那位执掌帝国超过一甲子,带领国家走向前所未有的强盛,目光曾洞穿过去与未来的帝王——林楠,缓缓地、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他走得平静,仿佛只是完成了一场漫长的操劳后,终于得以安寝。

帝国的光辉照耀四方,海内外皆俯首称臣。他几乎实现了所有帝王梦寐以求的功业。

可终究,他还是没能亲眼看到他这位孙儿,为他、为这偌大帝国的壮丽山河,所写下的最终注脚。

消息传出,如同擎天之柱骤然崩塌。

举世缟素,万民同悲。

一个时代,随着这位传奇帝王的逝去,正式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