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洗心革面的纨绔27(2 / 2)

看着儿子理直气壮的模样,永昌公主无奈摇头。

这孩子,分明还没开窍呢。

几天过后,永昌公主被林楠那挑三拣四的态度气得太阳穴直跳,亲自精挑细选的几位温婉闺秀,他连见第二面的兴致都没有。

“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上哪儿给你找个天仙去?”永昌公主揉着额角,没好气地数落,“再这么挑下去,你就自个儿过去吧!”

这话说完,她自个儿先憋了一肚子气,转头就进了宫,对着皇帝抱怨。

皇帝正在批奏折,头也没抬,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楠儿是朕看着长大的,他的身份,多挑拣些也是应当。”

永昌公主一听这话,心头火起。每次都是这样!

只要她稍稍说林楠几句不是,皇帝就这般维护,让她想严加管教都无从下手。

“行,行,你的亲儿子千好万好,倒是我这做姑姑的多管闲事了!”

永昌公主气笑了,豁然起身,“既然陛下这么说,那楠儿的婚事,我就不插手了,劳陛下费心!”

没过几日,皇后娘娘设宴,特意邀她进宫。

暖阁里茶香袅袅,皇后挥退宫人,笑着开口:“皇姐近日为楠儿的婚事忧心,陛下都同本宫说了。本宫也就不绕弯子了,今日请皇姐来,是想厚颜自荐一番本宫的娘家侄女。”

永昌公主着实愣了一下。皇后的娘家是承恩公府,清贵无比,她万万没想到,对方竟愿意与林楠结亲。

她谨慎回道:“楠儿是娘娘看着长大的,他那性子……我是怕委屈了贵府的千金。”

若放在以往,皇后为自家侄女说亲,定然是要端着架子,细数姑娘如何金尊玉贵,暗示对方需得小心呵护。

可今日,皇后却笑道:“皇姐过虑了。我这侄女是家中的长女,自幼便帮她母亲打理中馈、照料弟妹,最是爽利大方,能掌事。依本宫看,配楠儿那跳脱的性子,正是合适。”

这番话,着实说到了永昌公主的心坎上。

林楠需要的,不正是一位能撑得起场面、管得住后宅的媳妇么?

她心动了,面上却不露分毫:“既然娘娘这么说,改日府上若办赏花宴,可别忘了送张帖子给我。”

终究是要亲眼见过,才能放心。

消息传到林楠耳中,他正倚在窗边看书,闻言指尖微微一顿。

承恩公府的姑娘?

他垂下眼帘,眸中闪过一丝了然。

看来圣心更属意太子一脉,故而提前将他这未来掌军的将才,与东宫牢牢绑在一起。

他轻轻合上书卷,唇角牵起一抹若有似无的弧度。

这样也好。

***

承恩公夫妇对坐夜话,烛火在二人眉间投下摇曳的阴影。

“珠娘这桩婚事……”承恩公夫人刚开口便红了眼眶。

承恩公抬手止住她的话头,目光清明:“当初没让珠娘进东宫,已经是家里对她的疼爱了。”

话是这么说,但其实他看得分明。

顾家已出了一位皇后,龙椅上的那位绝不会允许自家女儿做太子妃。

可若是耗上皇后的面子做侧妃,更是得不偿失——为了争宠、为了子嗣,少不得要与太子妃相争。

到那时,皇后偏帮娘家侄女,太子会作何想?待太子登基,又会如何对待这个表妹?

“最狠的,是根本不会让她有孩子。”承恩公声音低沉,“将精心养大的女儿送进深宫蹉跎,图什么?维系与皇家的关系?若真有事,皇后说话不比一个妃嫔管用?若连皇后都求不下情,一个后宫女子又能如何?”

他冷笑一声:“这皇家,何曾出过情种?”

不如择一门当户对的亲事,女儿不受委屈,对家族也是实实在在的助力。

有皇后在,有他这个亲舅舅在,这份情谊足够了。

便是日后他不在,孩子们也是太子嫡亲的表弟表妹,看在承恩公府如此识趣的份上,总能多得几分照拂。

可千算万算,没算到——

“太子竟要不好了。”承恩公长叹一声。

庆幸女儿未入东宫,可转头却要与林楠这个新认回的皇子结亲。

“皇家媳妇岂是那么好当的?”承恩公夫人拭泪,“这四皇子身世特殊,珠娘一过门,就相当于有两个婆婆。”

承恩公沉默片刻,正色道:“事已至此,你需将其中利害与珠娘说清楚。这是陛下偏疼这几个皇孙。他们年幼,需要时间成长。这门亲事关乎全家荣辱,你便是心中不悦,也万不可表露半分。”

他定定看着夫人:“有什么话,私下与我说。珠娘年纪小,最易受父母态度影响,绝不能让她对这桩婚事有半分不满。”

“我明白。”承恩公夫人郑重颔首,“轻重缓急,妾身晓得。”

烛花爆了一声,夫妇二人相对无言,唯有窗外月色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