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考虑到自己时日不多了,不愿意太子因着守孝耽误。
林婉秀进府的日子定的很是仓促。
好在给女儿攒的嫁妆都是早早预备下的,倒也不显得忙乱。
只是好多东西,因着是进宫不能带,袁三娘都给女儿换成了钱,又抓紧打了各色的金银花生瓜子,让她好拿着赏人。
“缺了什么少了什么,及时跟家里说。受了气也不要瞒着。咱们家也不是好欺负的。”
温婉了一辈子的袁三娘第一次为了女儿说出这样霸道的话。
再怎么心性坚韧,林婉秀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听了这话,眼泪一下就出来了。
袁三娘又手忙脚乱的给女儿擦眼泪:“大喜的日子可不兴哭。”
可她看不见自己红彤彤的双眼。
送走了女儿,袁三娘到底背着人大哭了一场。
林楠顾不上这些,他心里存着别的事儿。
就在前两天,皇帝把他提到中书省做了中书令。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军国大事几乎都由他们给出决定,只要皇帝没有意见,就可以交由六部执行了。
可以说的上是位高权重。
其中三省又以中书省为首,中书令就是中书省的长官。
之前林楠也算手握实权,可和中书令一职相比又算的了什么。
如果说皇帝对林楠信重到了这个地步,那就更不该这个时候提拔他了。
毕竟谁都知道皇帝没多少时日了。
最好的办法是留给下任皇帝施恩,让林楠继续死心塌地的为皇家鞠躬尽瘁。
这样不正常的任命,让林楠嗅到了一丝危险。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林楠试图带入皇帝的视角——
是为大皇子的死迁怒?
林楠很快摇头,倒不是觉得皇帝不会迁怒,而是如果皇帝真的是因为这个理由,没必要这么麻烦。
食指轻轻敲击桌面,最近所有事在眼前一一闪过,林楠心头有了明悟。
皇帝怀疑他了。
想到这里,林楠撑着额头,有些无奈的笑了。
这就是他为什么宁愿劳心劳力做皇帝,也不愿意屈居人下了。
他敢肯定他扫尾的很干净,皇帝抓不住他的小动作。
结果也确实如此,要不然皇帝就不会是这个反应了。
可作为皇帝,他只需要怀疑就够了。
尽管林楠有所控制,可很多好处确实都被他攥到了手里。
理由再合理,事实就是他阴差阳错的躲过了一次又一次大坑。
也难怪皇帝怀疑林楠?
当然,他也没怀疑错就是了。
原本打算是等太子这个好糊弄的登基后,再快速揽权,升上去。
他有信心三年之内,同样就能做到中书令。
可现在因着皇帝的怀疑,林楠被直接推到了这个位置。
女儿又做了太子侧妃,整个林家都处在了风口浪尖。
想明白了,林楠整了整衣袖,兴味十足的想:陛下,您怀疑了又怎么样呢?
您马上就要死了!
您没有时间再处理我了,您也不敢这个时候掀起动荡。
而且想必皇帝也很清楚这位太子殿下的性格,所以皇帝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林楠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