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野心勃勃的农家子4(1 / 2)

春去秋来,林楠也已经长成了十七岁的少年郎。

农家孩子读书最难的就是长辈能下定决心要供其读书。

这不仅意味着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耗费大量的金钱,还要损失一个劳动力。

而这种投资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大概率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的。

林家幸运在于原主也好,林楠也好,都让他们的投资有了回报。

十七岁的秀才公,报喜的差役没走远,林老头就喜的撅了过去。

好在很快就又自己清醒了过来。

接下来就是三天的流水席,这些年光靠林家也不可能供的起林楠读书,在林楠逐渐显示出天资的时候,族里就开始出钱出力了。

这次也是对族人的答谢。

从林家回来,老童生的妻子有些扼腕:“咱们墨娘不过比你这学生大三岁,这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

老童生打断了妻子的絮叨:“这些话你在我面前说说就行了,要是让旁人知道了。叫墨娘还怎么做人?女婿心里要有了疙瘩,有你后悔的。”

“我可不就在你面前说说,这点轻重我还没有?”老童生的妻子不满道。

晚上老童生的妻子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推了推老童生:“我是真觉得有些后悔……”错失了一个秀才女婿,谁不觉得遗憾。

哪怕明知道不可能,也还是想着要是当初……

“有什么好后悔的?”老童生翻了个身:“先不说当初谁也没把握林家小子真就一次考中,墨娘和女婿又是早就定下的婚约。就是真知道现在他能考上秀才,我也不会把墨娘嫁给他。”

老童生妻子追问:“为什么?”

“齐大非偶。”老童生说的认真:“那林家小子这么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秀才了 哪怕蹉跎十年得了举人,也可以说一句年少有为。咱们墨娘有什么?”

“我不过给他启蒙几年,又能算多大的恩情?到时候墨娘受了委屈,咱们连撑腰都做不到。”

这个道理老童生懂,其他人未必不懂,可有时候道理是道理,贪念是贪念。

总想着万一呢?

林楠从媒人递过来的人家里挑出商户陈家来,跟林老头商量:“爷,就这家吧。”

林老头眉头皱成个疙瘩:“三娃你见过他家的小姐?”

林楠哭笑不得:“各家女子养在深闺,孙儿从哪里得见?”

“那怎么挑了陈家?”林老头不理解:“虽说陈家有些钱,可到底是商户。”

又不是没有读书人家的女儿愿意结亲,有个读书的岳丈,帮助不更大吗?

在林老头看来,这才叫门当户对。

“可是爷,读书人家的女孩儿有哪是那么好娶的。娶商户女,他们家里要依随着孙儿,努力给钱还怕孙儿不要。时刻注意着怕哪里做的不好。”

“可读书人家呢?是咱们有求于人,是要看人家脸色的。”

林老头抽了口烟,闷声道:“是家里拖累了你。”然后还是觉得:“为了读书,为了出人头地,受点委屈又算的了什么?”

“孙儿不是受不了委屈,关键是受了委屈就真能得到孙儿想要的吗?”林楠挑出一张媒人送来的帖子:“就拿这郑家来说,可以说是书香门第。但肯嫁的只是庶女。郑家这一代有多少儿孙,那些资源,又能有多少分配给我这个庶子女婿?”

“孙儿有同窗有同年,可以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去请教,孙儿的年纪足够让人投资,值得提前拉拢了。”

“可要是成了一家人,那做什么都是应当了。没准还会被嫡脉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