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瓦解?让忠心她的人负责对抗?
别管平时是不是为太后办事,站在太后阵营里,这个时候他们只会和所有官员齐心协力站在一起。
然后就是那么巧,百官好不容易争取到了面圣的机会,还没说话,贴身负责照料陛下的内侍就哭喊道:“陛下——驾崩了!”
什么?!
林楠隐在慌乱的人群里,平静的注视着因为慌乱恐惧,脸颊止不住抖动的太后娘娘。
母子两人斗法,互相安插人手,也给了林楠可乘之机。
捋了捋衣袖,林楠想:太后娘娘,怎么办啊?陛下到底是早已仙去,您别有用心隐而不发,还是就那么凑巧,您说的清吗?
疑云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可当务之急是处理先帝的丧事,择选新君即位。
国不可一日无君。
因为先帝去的太过突然,没有留下遗诏,新帝的人选又是一番争执。
先帝的皇后娶的是太后的娘家侄女,因此太后主张立嫡子。
太后的行为让人疑惑诟病,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支持嫡子继位的臣子为其摇旗呐喊。
几位与太后对峙过的重臣和宗亲,怕事后清算,打着主少国疑的旗号,要立年长些的大皇子。
最后双方妥协,立了年仅三岁的皇三子。
林楠看着这一出出大戏,估计上一世也是在各方角力下,立了三皇子为帝。
不同的是,这次百官对于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表达了极其激烈的反对。
上一轮的太后与皇帝权力之争,已经落得个这样惨烈的局面了。
这次连太后垂帘听政,都遭到了百官的反对。
可陛下才三岁,军国大事要如何处置呢?
最后商议着定下七位辅政大臣,共同理政。
经过激烈的竞争,宗室占了两个名额,太后派系占了一个名额,宰相们占了三个名额,最后一个名额迟迟定不下来。
太后和宗室联手,对抗官僚集团。双方都不想便宜了对方。
兜兜转转,多方运作,便宜了藩王出身的林楠。
尘埃落定的时候,林楠仿佛看到了一条直通天际的路。
辅政—摄政—禅位,直到登临九五。
这条路,林楠走了十年。
最后的时候,谁都能看出林楠的企图,可没人能阻止他了。
齐王临终前睁着浑浊的眼睛看着林楠流泪:“陛下……当初待我不薄……”
林楠知道他说的是开国皇帝。
“若有怪罪……爹爹……一力承担。”
林楠眨眨眼,掩去眼底的泪意。
“我出身困顿,……为商低贱……为王称皇……死……而无怨。”齐王喘息着用力的拉住林楠的手:“追封……”
林楠安抚道:“我若称帝,追封您和祖父是必然的。您一生征战,您觉得武为谥号怎么样?”
齐王满意的卸了最后一口气。
林楠目光恍惚,有些出神的低声喃喃道:“父王心里其实明白的吧。我早就可以登基了。”
一室寂静,无人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