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渊晏同心(2 / 2)

紫宸殿内,灯火通明。皇帝强撑着病体坐在龙椅上,脸色难看至极。荣懿太后端坐一旁,面沉如水。下方百官噤若寒蝉,尤其是礼部尚书赵文渊,已是面无人色,汗出如浆。

萧逐渊与谢清晏并肩立于殿中,虽经历一夜苦战,风尘仆仆,却自有一股令人不敢逼视的威严。萧逐渊言简意赅地禀报了“暗眸”利用雀台地宫铸造“兵主”凶器、意图颠覆天下的阴谋,以及贤妃关键时刻舍身救驾、揭示前朝秘辛的壮举。他没有提及谢清晏具体如何摧毁“兵主”,只说她凭借昆吾传承之力,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证据确凿,有从城西别院搜出的图纸记录,有地宫中残留的恐怖邪能痕迹,更有贤妃(虽昏迷未醒)作为人证。赵文渊与“暗眸”勾结之事,无从辩驳。

皇帝看着下方并肩而立的萧逐渊与谢清晏,又看了看面如死灰的赵文渊,最终疲惫地闭上了眼睛,挥了挥手:“将赵文渊……拿下,严加审问,其党羽……一网打尽。贤妃……救驾有功,厚赏。靖亲王与谢氏……粉碎逆党阴谋,有功于社稷……”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态度已然明确。

荣懿太后适时开口,声音传遍大殿:“传哀家懿旨,礼部尚书赵文渊,勾结逆党‘暗眸’,罪大恶极,革职查办,夷三族!其党羽,由靖亲王萧逐渊全权负责肃清!贤妃深明大义,舍身护驾,晋封为贤贵太妃,享双倍俸禄,太医院需竭力救治。民女谢清晏,身负昆吾传承,于国有大功,特赐封‘昆吾护国圣女’,享亲王俸,见官不拜,可随时入宫觐见。”

这一连串的旨意,如同惊雷,在朝堂上炸响。赵文渊势力被连根拔起,贤妃地位尊荣无限,而谢清晏,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超然地位!这不仅是奖赏,更是皇室,或者说太后,对谢清晏及其背后所代表力量的认可与笼络。

萧逐渊与谢清晏对视一眼,坦然接旨。他们知道,这场席卷朝堂与江湖的风暴,暂时告一段落。

数月后,靖亲王府,海棠苑。

春末夏初,海棠花开得正好,粉白如云霞。经历连番变故,帝国逐渐恢复了平静。皇帝在“兵主”事件后病情加重,已由荣懿太后垂帘,靖亲王萧逐渊辅政,朝局反而愈发稳固。“暗眸”残余势力在萧逐渊的雷霆打击下土崩瓦解。淑妃因家族牵连,被贬入冷宫。贤贵太妃(原贤妃)在太医院精心调理下保住了性命,但身体大不如前,深居简出,潜心礼佛。

谢清晏坐在花树下,石桌上放着那几块已失去邪异能量、变得黯淡无光的相柳碎片。她指尖轻轻拂过碎片表面的纹路,感受着其中彻底沉寂的残魂。昆吾的封禁之力已将其完全净化,只余下最本源的、关于远古那场守护与毁灭之争的记忆碎片。

萧逐渊从廊下走来,一身墨色常服,少了沙场的肃杀,多了几分辅政亲王的沉稳。他自然地坐在她身旁,握住她微凉的手。

“还在想相柳和昆吾的事?”

谢清晏抬眼看他,眸中金色已完全内敛,恢复了墨玉般的漆黑,却比以往更加灵动深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洞悉世事的智慧。“嗯。贤贵太妃醒来后说,柔嘉帝姬殉国前曾留下预言,当世间再临大劫时,真正的昆吾守护者将会苏醒,引领山河重归安宁。”她顿了顿,看着萧逐渊,“我想,我或许……不仅仅是获得了昆吾的力量。”

萧逐渊握紧了她的手,目光温柔而坚定:“无论你是谁,是谢清晏,还是昆吾的守护者,你都是我心之所向,是我萧逐渊认定要携手一生的人。”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古朴的锦盒,打开,里面是一枚造型简洁却蕴含着磅礴龙气的玉佩。“这是母妃留给我的,她说要交给未来的王妃。”他凝视着谢清晏的眼睛,语气郑重而深情,“清晏,山河为证,日月为鉴,你可愿嫁我为妻,从此福祸相依,生死与共?”

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海棠花下最真挚的告白。

谢清晏看着他那双深邃眼眸中清晰映出的自己的身影,看着他手中那枚象征着承诺与责任的玉佩,心湖之中暖流涌动,再无一丝冰封的痕迹。她缓缓扬起唇角,笑容清浅却明媚,胜过满树芳华。

她将手放入他的掌心,声音清晰而坚定:

“我愿意。”

微风拂过,海棠花瓣簌簌落下,如同一场粉色的雪,见证着这份历经生死、跨越凡俗的情感终于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