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美人谋:锦瑟映江山 > 第91章 尘埃落定·漕帮拜堂

第91章 尘埃落定·漕帮拜堂(1 / 2)

德妃呕血昏厥,玄蛇教阴谋败露,如同一场席卷宫廷的飓风,其后的清理与震荡持续了月余。

德妃被废去妃位,打入冷宫,等候发落。其娘家柳氏一族,因勾结邪教、构陷亲王、谋害君上等十恶不赦之罪,主要成员皆被下狱问斩,余者流放,势力连根拔起。玄蛇教在朝廷与江湖的联合清剿下,数个重要据点被捣毁,教主负伤远遁,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成气候。

太子萧承睿虽未直接参与下毒与构陷,但其急于铲除萧逐渊、纵容甚至利用德妃的行为已触怒荣懿太后与部分中立重臣。加之皇帝病重,太子监国期间并无亮眼政绩,反而弄得朝局动荡,其声望一落千丈。在太后主持下,太子被勒令闭门思过,东宫属官多有更换,权柄被大幅削弱。

经可靠御医会诊,确认皇帝萧景琰确中“迷神引”之毒,且时日已久,毒素深入肺腑。虽经谢清晏以昆吾之力驱散了最后的邪术反噬,保住了性命,但龙体亏空严重,精神时好时坏,清醒时也难以处理繁重朝政。荣懿太后以皇帝需静养为由,顺势将大部分朝政决策权收归己手,与几位信得过的老臣共同主持朝局。

朝堂格局,经历了一场彻底洗牌。德妃党羽覆灭,太子党势力受挫,太后一系与中立保皇派暂时占据了主导。

而在此番风波中居功至伟的靖亲王萧逐渊,其处境却变得有些微妙。他携北境大胜之威归京,又险些被构陷通敌,最终以几乎“受害者”和“拨乱反正功臣”的身份屹立朝堂,声望与民间拥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无数目光聚焦于他,有期待,有敬畏,也有深深的忌惮。

靖亲王府,书房。

萧逐渊看着手中太后懿旨,内容是加封他为“摄政王”,辅佐太后处理军国要务。

“王爷,太后此举,既是酬功,亦是试探。”心腹幕僚低声道,“您若接下,便是真正位极人臣,但‘功高震主’四字,无论是对太后还是对将来可能康复的陛下,都是悬顶之剑。若是不接……”

萧逐渊将懿旨放下,目光沉静。经历了北境生死、京华构陷,他对于权力的炙热似乎沉淀了许多。他想起谢清晏那双冰封之下渐生裂痕的眼眸,想起她挡在他身前引动清辉净化邪祟的身影。那个位置,固然诱人,但与之相伴的无尽猜忌、制衡与暗箭,他早已厌倦。

“回复太后,”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释然,“臣,北境战事方歇,身心俱疲,且才疏学浅,不堪摄政重任。恳请太后允臣卸去‘镇北大都督’虚衔,只保留亲王爵位,在京中静养些时日。”

急流勇退。这是最明智,或许也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选择。他需要时间,理清纷乱的朝局,也需要空间,去面对那个变得既熟悉又陌生的她。

谢府,揽月阁。

谢清晏的日子也并不平静。那日在紫宸殿引动昆吾之力,虽驱散了邪术,救下了皇帝,但也让她体内力量消耗过度,脸色苍白了数日才渐渐恢复。更让她困扰的是,自那之后,那层情感冰封似乎变得……不那么稳固了。

她依然理智、冷静,处理着“汇通银楼”、“娘子商团”和“双塾”日益庞杂的事务,但偶尔,在深夜独处时,萧逐渊看向她那复杂难辨的目光,会不受控制地闯入她的脑海,带来一丝微弱的、类似于“心悸”的感觉。昆吾之力似乎与她的情感产生了一种奇异的联动,力量的过度使用,仿佛也松动了对情感的绝对封印。

外界对她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安宁郡主身怀异术”的传言不胫而走,虽被官方刻意淡化,但在高层和江湖中已不是秘密。敬畏、好奇、拉拢、乃至觊觎的目光,从四面八方投来。她需要更小心地隐藏和掌控这份力量。

这日,沈知微来访,面带忧色:“清晏,江南漕运那边出了点麻烦。我们新开辟的一条重要商路,需要经过漕帮控制的一段关键河道。漕帮老爷子放出话来,说……要见见你这‘女中诸葛’,若合他眼缘,河道便让,若不合……千金不让。”

漕帮,掌控南北漕运命脉,势力盘根错节,连朝廷都要让其三分。这位老爷子,更是江湖上跺跺脚地面都要抖三抖的人物。

谢清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并非简单的刁难,而是江湖势力对新兴力量的一次试探,也是对她谢清晏本人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