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美人谋:锦瑟映江山 > 第84章 帝心决断·暗翼奇兵

第84章 帝心决断·暗翼奇兵(1 / 2)

紫宸殿内的龙涎香气,此刻彻底被浓郁的药味和一种无形的压抑所取代。皇帝萧景琰短暂昏厥后醒来,脸色灰败如纸,眼神浑浊,靠在龙榻上大口喘着气,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耗尽了力气。荣懿太后端坐一旁,凤目含威,虽年过半百,鬓角染霜,但久居上位的气势丝毫不减。几位枢密院老臣和宰相垂首立于下首,额角皆见冷汗。

“皇帝,”荣懿太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北境烽火连天,赵擎重伤,军报一日三至,皆是求援告急!朝堂之上,为帅印之事争论不休,你如今这般光景,可能决断?”

皇帝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德妃连忙上前为他抚胸顺气,眼中泫然欲泣,满是担忧,只是那眼底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与冷厉一闪而过。皇帝的病情加重,打乱了她循序渐进用“迷神引”控制的计划。

“母后……咳咳……太子所虑,亦不无道理……”皇帝喘息着,目光扫过下方重臣,“靖王……确系良将,然其血脉……”

“血脉!血脉!”荣懿太后猛地一拍凤座扶手,声音陡然拔高,“此刻关乎的是大周国祚,是北境千万黎民的生死!萧逐渊身上流的,难道不是萧氏皇族的血?他母亲是胤氏遗孤不假,可他父亲是你的亲兄弟!他自小长在宫中,为大周立下赫赫战功,何时有过不臣之心?难道只因那一点前朝血脉,就要在这国难当头之际,自断臂膀吗?!”

太后的话语如同重锤,敲打在皇帝本就混乱的心神上。他想起萧逐渊年少时在演武场上的英姿,想起他一次次将捷报传回京城……猜忌如同毒藤缠绕,但亡国的恐惧更如冰水浇头。

宰相见状,知道时机已到,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太后明鉴。靖亲王确为当前北征最佳人选。且可加以制衡,命兵部侍郎协同监理粮草,另遣监军随行,如此既可发挥其军事之长,亦可防微杜渐。”

这是妥协,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皇帝疲惫地闭上眼,德妃想开口说什么,却被荣懿太后一个凌厉的眼神制止。殿内陷入死寂,只闻皇帝粗重的呼吸声。

良久,皇帝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缓缓抬起手,虚弱地道:“拟旨……封靖亲王萧逐渊为北征大元帅,总领北境一切军政要务……克日启程,驰援雁回关……兵部侍郎张谦为副帅,协同粮草调度,内侍省副都知王振为监军……”

旨意一下,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滴入冷水。萧逐渊,这柄被猜忌尘封的利剑,终于得以再次出鞘,指向北境狼烟。

靖亲王府,接旨谢恩。

萧逐渊一身玄色常服,跪接圣旨,脸上无喜无悲,只有一种沉寂多年的锋芒再次隐现。送走传旨太监,他转身回到书房,谢清晏已在那里等候。

“监军是德妃的人。”谢清晏直接点明,声音依旧平静无波,仿佛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王振与玄蛇教亦有牵连,他随行,一是监视,二是……恐怕会寻机破坏你的北伐。”

萧逐渊冷笑一声,眼中厉色一闪:“跳梁小丑,何足挂齿。战场之上,刀剑无眼,监军……亦有可能‘不幸’殉国。”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谢清晏身上,那份疏离让他心头像是被细针扎了一下,“北境苦寒,后勤补给乃重中之重,朝廷拨付的粮草,未必能如期足额抵达。”

“此事,‘汇通银楼’与‘娘子商团’可解。”谢清晏走到北境舆图前,指尖划过几条隐秘的商路和水道,“通过银楼‘飞票’,资金已秘密调往北境沿线信任的商号。娘子商团控制的织坊日夜赶工,特制的御寒棉服、防水帐篷已分批启运,不走官道,由沈家船帮和熟悉山路的女眷伪装成商队运送。”

她指向雁回关附近几个点:“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我们已暗中设立补给点,储存粮食、药材,以及……你旧部所需的,那些‘特殊’的装备。”

萧逐渊深深地看着她。她安排得滴水不漏,思虑之周详,手段之高效,远超他麾下任何一位幕僚。这已不仅仅是智慧,更像是一种……全知的筹算。昆吾生命之泉的“神启”,究竟带给了她什么?

“清晏,”他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涩意,“此去北境,京中诸事,便托付于你了。你……自己小心。”他想握住她的手,像从前那般,却感觉两人之间仿佛隔了一层无形的冰壁。

谢清晏抬眼看他,眸光清冷如月辉:“王爷放心,京中有太后照应,双塾学子已逐步渗透各部衙底层,德妃与玄蛇教的动向,我会留意。”她微微颔首,礼仪周全,却无半分温情,“愿王爷,旗开得胜。”

疏离,彻骨的疏离。萧逐渊袖中的手微微握紧,最终只是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