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沙丘、银色的飞船、闪耀的国旗——
那一刻,全人类都在看,
而西方世界,集体沉默了。
【鹰酱·白宫·全球航天安全委员会】
凌晨四点,
总统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所有高官都在看那段火星直播。
屏幕中,三位大夏航天员在红色沙地上插下旗帜。
背景音乐是——《星辰的约定》。
总统脸色铁青。
“他们……真的登上火星了?”
航天署署长点头:“是的,先生。
而且是靠恒星供能系统,全程无燃料推进。”
部长低声补充:“他们用太阳作为引擎。”
总统缓缓闭上眼,
深吸一口气,
然后低声说出一句让所有人心寒的话——
“我们再也追不上了。”
几秒钟的死寂。
随后有人拍桌怒吼:
“他们怎么做到的?!我们几十年预算都追不上!”
财政顾问声音沙哑:“因为他们没有再花钱买油,
他们在用光。”
“光?”总统冷笑,“光是免费的。”
“在他们手里,连阳光都有国籍。”
会议室彻底安静。
每个人都知道——
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布鲁塞尔·欧联航天危机理事会】
新闻画面循环播放着那面红色星球上的旗帜。
欧洲各国代表面色苍白,
有人一边喝水,一边颤抖着手。
法国代表苦笑着说:
“他们登上了火星,而我们还在讨论碳排放。”
德国部长摇头:“他们靠太阳出发,
我们还在为油价争吵。”
英国代表讽刺地笑:“
我们以为太空是平的,
他们在那儿造了个文明。”
会议陷入死寂,
最后有人喃喃道:
“他们不是在拓展航天……
他们在重写人类的地图。”
【纽约·华尔街】
金融市场一夜之间陷入暴乱。
“航天能源股”全线暴跌,
无数投资基金爆仓,
交易大厅传来一阵阵咒骂声。
财经主播在镜头前颤抖地念着:
“大夏成功载人火星,能源与交通格局将全面改变。”
屏幕后面,一个分析师苦笑:
“我们在金融模拟中没有这个变量——
‘恒星文明’。”
【伦敦·《经济学人》特刊】
封面是一幅照片——
火星夜空下闪烁的那道光环。
标题写着:
《地球文明,终究追不上太阳的速度》
文中写道:
“当我们还在计算航天成本,
他们已经将能源转化为文明的跃迁。
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定义未来的资格。”
【巴黎·新闻直播间】
主持人强装镇定:
“大夏三艘载人飞船成功抵达火星轨道,
并完成首次地表着陆。”
说完这句话后,她停顿了几秒,
深吸一口气,
缓缓补充:
“而我们,距离第一次人类登火星的计划——
整整推迟了三十八年。”
直播间一片寂静。
评论区的弹幕,是满屏的叹息与苦涩。
“我们曾经是世界的灯塔。”
“现在,我们只能看着东方的光照到火星。”
“那是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速度。”
【东京·防卫能源部】
会议室的灯光昏黄。
幕僚报告:“火星恒星母港功率稳定,
他们已具备独立星际能源体系。”
防卫大臣手抖着拿起报告,
沉默许久,
低声道:
“他们点亮了另一颗星球。
而我们,连自己的夜晚都点不亮。”
【罗马·梵蒂冈】
深夜,红衣主教独自坐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台阶上,
看着电视上那颗被光照亮的红色星球。
他喃喃道:
“上帝说,要有光。
如今,人类自己做到了。”
【西方社交媒体狂潮】
#火星登陆#恒星航道#大夏文明
三大词条同时霸榜。
网友留言:
“过去的世界地图以海洋为界,
现在的地图以恒星为界。”
“他们走的是阳光的路,而我们还在摸黑。”
“他们拥有太阳,我们连影子都失去了。”
与此同时,
在地月轨道上,
勇气号与曙光号的信号同步返回地球。
画面中,火星地平线上升起第一道日光,
照亮了那片金红色的大地。
伍思辰站在太空城的观测舱前,
望着那颗闪耀的行星,
淡淡说道:
“他们惊讶于我们的速度,
却忘了——光,本来就走得比他们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