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工厂的工人下班后聚在一起刷手机,有人笑到直不起腰:“哈哈哈,他们这回连骂人的力气都没了!”
“这叫啥?这叫吵不过、打不赢、只能沉默!”
另一名工人一边大笑一边敲键盘,制作了一个梗图:
一张空白的国外报纸,标题是:
【……】
下方配字:
【这是他们最后的声音】。
工友们全都笑疯了:“必须发群里,这才是今天的快乐源泉!”
高校里,学生们彻底进入狂欢模式。
校园论坛上,有人发帖:【四次打脸史】
——第一次:光刻机,“不可能”→成功
——第二次:护甲,“自杀”→挡陨石
——第三次:聚变点火,“笑话”→稳定
——第四次:上舱,“沉默”→狂欢
帖子底下,评论区直接被刷屏:
【这才是逐星速度】
【逐星四部曲:疯了→漂亮→稳了→赢了】
【下一步是不是:他们失忆了?】
还有学生用无人机在操场打出光幕:
【疯赢了】
顿时全校沸腾,齐声呐喊:“逐星之心!上舱!”
网络上的梗图更是进入第四次狂潮。
第一波:经典“他们疯了”的表情包,变成一整套表情系列,从“疯了”到“疯得漂亮”到“疯得稳了”,最后进化到“疯赢了”。
第二波:鬼畜视频,把国外会议沉默的画面和大夏发布会热烈的场景剪在一起,字幕闪烁:
【别人沉默,我们狂欢】。
第三波:b站Up主做了个恶搞动画,国外媒体主播对着镜头一脸僵硬,字幕:
【今天没有评论】,
弹幕齐刷:【评论区沦陷】、【失声联盟】、【沉默是今晚的卡】。
第四波:最火的梗图是一张舞台图——大夏科研团队在聚光灯下高喊“上舱!”,台下是一群黑影,嘴巴上被打上马赛克,配字:
【他们说不出话了】。
网友评论:“这才是国际版的‘你无语,我有语’!”
夜晚,街头烧烤摊上,大屏幕循环播放新闻片段:国外媒体主播沉默几秒,硬生生切广告。
食客们一边撸串一边笑到直拍桌子:“哈哈哈哈,这就是国际版的‘下播’!”
有人举起啤酒瓶大喊:“敬他们的沉默,敬我们的未来!”
全场轰然,啤酒碰撞声与笑声交织,把街头点燃成了节日的海洋。
微博热搜直接被四个词刷屏:
【#疯了#】
【#疯得漂亮#】
【#疯得稳了#】
【#疯赢了#】
网友们齐声调侃:
——“他们已经四杀了。”
——“逐星之心,打脸宇宙。”
——“国外沉默,就是我们最响亮的掌声。”
这一夜,大夏真正进入了第四次梗图狂潮。
全民的笑声,不只是调侃,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与自信。
他们知道:
国外的沉默,意味着未来的声音,已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逐星之心,已经不是计划,而是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