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修杰一时失神,像是被人从脑门上敲了一锤。他活了大半辈子,见过太多“想法”包装的空壳,但他看着眼前这个人的眼神,那种笃定和从容,甚至带着一点“你们还太早”的从上视角……他知道,这不是“也许有”,而是“确实能”。
“好小子……”他喃喃着,“你这脑子,怕是个战略级情报库啊。”
伍思辰也不卖关子——其实他自己也清楚,当前蓝星的整体科技水平决定了“超跃技术”很难迅速落地。旋转爆震发动机、斜爆震发动机虽然是终极目标,但系统给出的灵感值报价高得离谱,属于“烧钱堆奇迹”的级别。
而变循环发动机不同,它接近现时代的技术边缘,灵感值消耗相对合理,而且一旦成功,既能立刻用于推动大夏下一代战机的研发,也能作为平台,向后继的爆震类技术过渡。一旦变循环发动机在大夏落地,系统对后续高阶发动机的“灵感定价”也将随之下降,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战略选择。
“我这两天整理一下,”他淡淡地道,“你给我个官方联系方式,过几天你们派人来取就行。”
宋修杰压下心中狂喜,把自己的私人号码写得工工整整,顺手从怀中摸出一张盖了红戳的特级联系人证交给他:“拿这个,见我们系统动力部门的人,免任何通报。”
试飞场地,大夏科技局局长宋修杰带着安全局的徐羽凌,和伍思辰一道站在远程观测平台上,手里各自拿着高精度军用望远镜,盯着远方那架线条锐利、表面带有低可视涂装的银灰色无人机。
“起飞倒计时——5、4、3、2、1,点火!”
随着指挥中心传来倒计时语音,一道低沉如猛兽咆哮般的轰鸣声划破跑道,涡喷引擎率先启动,无人机如同被一股力量猛然推出,短短几秒钟后便冲上天空,涡喷段加速完成后,飞控系统自动切换冲压模式。下一刻,一道如流星拖曳般的高温尾焰撕裂空气,机体骤然提速,仿佛在音障边缘一跃而出,直奔高空。
宋修杰眯着眼,通过望远镜静静观察片刻,嘴角扬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真不错啊……”他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少见的钦佩与警惕,“和我们目前正在研发的那款高超音速隐身无人机,性能也差不了太多了。伍总果然是个能人,民间果然藏龙卧虎。”
说着,他又看了一眼那架仍在天际高轨滑翔测试的无人机,低声补了一句,“而且,这架是能飞出去的。”
伍思辰只笑不语。他早已不是第一次听到类似的赞叹,甚至在他脑海里,这架“混合动力”的高超无人机,只不过是为中东外贸定制的“简装版本”罢了——真正的重头戏,是他准备留在大夏军方手里的“下一代核心引擎”——变循环发动机。
当试飞完成,工作人员报告“稳定、顺利、指标达标”后,宋修杰也不再多留,只是拍拍伍思辰的肩膀,带着轻快的脚步准备离开。
临行前,他回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笑着说道:
“祝小友的无人机在中东大卖哦!”
看着他们的车队驶离厂区,伍思辰站在指挥塔的观测窗前,望着天边尚未散尽的涡流轨迹,眼神里多了一丝不屑和倦意。
“区区涡喷+冲压而已……”他轻声自语,“也就给别人用用罢了。”
他心知肚明,等变循环发动机一旦量产,这些临时代替方案就会迅速成为“淘汰品”。到那时,自己才真正算是迈出了“为大夏铺设新一代天空轨道”的下一步。眼下这些,终归只是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