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离别前夕(2 / 2)

“二哥口中的‘微小代价’,便是割让祖宗基业三百里?便是将护国有功的将领交由敌国处置?”萧景珩寸步不让,目光直视萧景琛,仿佛要穿透他虚伪的面具,“此等丧权辱国之举,与卖国何异?!我萧氏皇族,没有这等软骨头的子孙!”

“你!”萧景琛被噎得面色铁青。

“父皇!”萧景珩不再看他,转向御座,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北狄欺人太甚,国格不容玷污,疆土不容有失!儿臣不才,愿亲赴北境,接掌帅印,统率三军,迎战北狄!不破敌寇,誓不还朝!”

声震殿宇,豪气干云!

百官哗然。靖王虽素有贤名,但多年未曾亲临战阵,且此次对手是凶悍的北狄和神秘的“鬼帅”慕容灼,他能行吗?

皇帝看着跪在殿中的儿子,眼中神色复杂。这个儿子,像极了他年轻的时候,有锐气,有担当。如今朝中畏战求和之风盛行,也确实需要一股力量来打破僵局。

“陛下,万万不可!”萧景琛急忙劝阻,“七弟久疏战阵,且北境情况复杂,恐难当此重任!若再有闪失,我朝危矣!”

“陛下,”一直沉默的温子然此时出列,躬身道,“靖王殿下文韬武略,心怀社稷。昔日曾于边境历练,熟知狄情。且殿下身份尊贵,亲临前线,必能极大鼓舞士气!臣以为,此乃稳定军心、震慑敌胆之上策。”

紧接着,数名原本中立或倾向于靖王的官员也纷纷出言支持。沈清璃提供的那些“把柄”显然在此刻发挥了作用,一些原本摇摆的官员选择了沉默或倒戈。

皇帝沉吟良久,目光扫过争执不休的臣子,最终落在萧景珩坚定无畏的脸上。

“准奏。”皇帝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封靖王萧景珩为北境行军大总管,持天子节钺,总揽北境一切军政要务,即日点兵,开赴雁回关!”

“儿臣,领旨!谢恩!”萧景珩重重叩首。

萧景琛袖中的拳头死死攥紧,指甲几乎掐入肉中,看着萧景珩接过虎符节钺,眼中充满了阴鸷与不甘。

---

京城北门外,点将台。

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十万精锐大军肃立,鸦雀无声,只有风吹旗幡的猎猎作响。萧景珩一身银甲,猩红披风,立于高台之上,阳光洒在他身上,恍若战神临世。

沈清璃站在送行的官员女眷队列前方,一身淡紫色宫装,容颜清丽,目光沉静地望着高台上那个耀眼的身影。她身后,站着低眉顺眼的苏浅月。

萧景珩做完战前动员,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随即摔碎酒碗,目光扫过台下,与沈清璃的视线在空中交汇。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

他转身,走下高台,翻身上马,动作流畅而矫健。

“出征!”

一声令下,号角长鸣,战鼓擂动。大军如同苏醒的巨龙,开始缓缓移动。

沈清璃目送着队伍前行,看着那银甲红披风的身影逐渐融入行军的洪流。她面色平静,唯有袖中微微颤抖的手指,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就在大军前锋即将消失在视线尽头时,沈清璃若有所感,目光微转,恰好对上了不远处女眷队列中,苏浅月投来的视线。

苏浅月依旧保持着恭顺的姿态,唇角却勾起一抹极其诡异、混合着得意、怨毒与某种看好戏意味的弧度。那笑容一闪而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但其中蕴含的恶意,却如同冰锥,瞬间刺入沈清璃的心底。

她为何在此刻露出这样的笑容?

沈清璃心中警铃大作。苏浅月与二皇子关系匪浅,她这个笑容,绝非无的放矢!是二皇子还有后手?还是苏浅月本人……要趁萧景珩离京,对自己做什么?

大军远去的烟尘尚未散尽,京城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新的暗流已悄然涌动。

沈清璃收回目光,面色恢复了一贯的清冷,只是眼底深处,多了一丝凛冽的寒芒。

无论是什么,她接着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