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商路断流风云起
金銮殿上,顾晏舟手持玉笏,躬身启奏:陛下,臣有本奏。近年来漕运弊病丛生,运力不足,损耗严重,臣请改革漕运制度,以利国计民生。
龙椅上的皇帝微微颔首:顾爱卿有何良策?
顾晏舟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臣建议设立漕运总督府,统一管理全国漕运。所有商船必须登记在册,按新规纳税。同时,为保障官粮运输,民间商船在某些时段需避让官船。
这番话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暗藏杀机。沈清璃站在殿侧,心中一沉。她刚刚建立的商业网络,八成货物都依赖漕运。若按此新规,她的商队将处处受限,成本激增。
萧景珩立即出列反对:父皇,漕运改革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如今北境战事刚平,民生未复,骤然改革恐生变故。
顾晏舟冷笑:王爷此言差矣。正因民生未复,才需整顿漕运,畅通物资。莫非王爷要因一己之私,置天下百姓于不顾?
这话直指萧景珩维护沈清璃的商业利益,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皇帝沉吟片刻:顾爱卿所奏,确有道理。但改革之事,不可操之过急。着户部与工部共同商议,拟个章程上来。
退朝后,沈清璃匆匆返回府中,立即召见几位大掌柜。
漕运改革之事,诸位想必已经知晓。她神色凝重,顾晏舟这是要断我们的生路。
江南丝绸总掌柜周老先生捋须道:东家不必过虑。我们在漕运经营多年,人脉深厚,纵有改革,也能应对。
但愿如此。沈清璃轻叹,但顾晏舟既然出手,必定还有后招。传令下去,所有商队加强护卫,账目尽快清理,以备不测。
然而,就在她部署应对之策时,坏消息接踵而至。
三日后深夜,沈清璃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青黛面色惨白地冲进来:小姐,不好了!周老先生...周老先生在从江南返京的路上,遭遇山匪,重伤昏迷!
沈清璃猛地起身:什么?周老现在何处?
已经送回府中,太医正在诊治。但...但随行的账册和货单全部被劫!
沈清璃心中一沉。周老先生掌管江南丝绸生意二十余年,所有重要账目和客户资料都在他手中。这些资料若落入他人之手...
她来不及细想,又一名管事匆匆来报:东家,北地药材总号出事了!张掌柜昨夜醉酒坠河,至今下落不明!
紧接着,第三个坏消息传来:西南茶马道的李掌柜突然称病辞工,带着全部伙计投靠了苏家商号!
一夜之间,沈清璃最重要的三条商路同时出事,这绝不是巧合。
萧景珩闻讯赶来,见状也是面色凝重:清璃,这明显是有人精心策划的。
沈清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周老遇袭,张掌柜失踪,李掌柜叛变...三条最重要的商路同时瘫痪。顾晏舟这是要置我于死地。
她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三条商路:江南丝绸、北地药材、西南茶马,这是我商业版图的三大支柱。如今全部受损,其他商路也难以为继。
可有应对之策?
沈清璃沉思片刻:为今之计,唯有壮士断腕。立即停止所有长途贸易,收缩业务,保住根本。
她快速写下几道命令:第一,所有在途商队立即改道,避开主要漕运路线。第二,各地分号只做本地生意,停止跨区域贸易。第三,启动应急资金,确保各分号能维持三个月运营。
命令刚发出,又一个噩耗传来:漕运衙门突然下令,即日起对所有商船进行安全检查,沈家旗下三十余艘商船全部被扣!
欺人太甚!萧景珩怒不可遏,我这就去找父皇!
没用的。沈清璃拉住他,顾晏舟既然敢这么做,必定已经打点好一切。现在去告状,反而会落人口实。
她走到窗前,望着渐亮的天色:商路可以断,但人心不能散。传令下去,所有店铺照常营业,价格不变。我倒要看看,顾晏舟能封锁到几时。
然而,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接下来的几天,沈清璃的商业网络几乎完全瘫痪:
江南的丝绸运不出去,堆积在仓库里开始发霉;北地的药材无法南下,多家药铺断货;西南的茶叶更是被其他商号趁机抢占市场。
更可怕的是,谣言开始在京中流传:沈家资金链断裂,即将破产!
这导致各地分号都出现挤兑潮,供货商纷纷上门讨债,存钱的客户争相提取现银。
东家,这样下去不行啊!账房先生急得团团转,库银最多只能支撑十天!
沈清璃面沉如水。她深知,这已经不只是商业竞争,而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顾晏舟不仅要毁掉她的事业,更要彻底击垮她。
涅盘计划。她终于下定决心。
涅盘计划?账房先生一愣,那可是最后的手段啊!
现在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沈清璃取出一个锦盒,里面是半枚虎符,持此符去城南当铺,找赵掌柜。他知道该怎么做。
当夜,城南一间不起眼的当铺内,赵掌柜看到虎符,立即关上店门,引领账房先生进入密室。
东家终于决定启动了?赵掌柜神色严肃。
账房先生点头:商路尽断,库存积压,资金链即将断裂。东家说,是时候了。
赵掌柜从密室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名册:这是东家这些年来暗中培养的全部人手和秘密产业。按照计划,我们将放弃明面上的生意,转入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