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只手擎天(1 / 2)

第一百一十五章:只手擎天

江南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敲打着沈园的黛瓦粉墙。沈清璃独坐窗前,手中握着一封密信,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信是赵擎派人送来的,详细描述了萧景珩坠崖的经过。虽然信中强调生死未卜,但字里行间都透着一个残酷的事实:萧景珩生还的希望微乎其微。

小姐...福伯站在门外,声音哽咽,您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沈清璃缓缓抬头,眼中布满血丝,却无一滴泪水。悲痛太过深沉,反而流不出眼泪。

福伯,她的声音沙哑却异常平静,准备车马,我要回京城。

小姐!京城现在是顾晏舟的天下,您回去就是自投罗网啊!

正因如此,我才必须回去。沈清璃站起身,目光坚定如铁,景珩用生命守护的大周江山,不能毁在奸臣手中。

三日后,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驶入京城。沈清璃透过车帘缝隙,望着熟悉的街道,心中百感交集。曾几何时,她与萧景珩并肩而行,接受万民朝拜。如今归来,却是物是人非。

马车在沈府后门停下。沈清璃刚下车,就看见父亲沈老爷早已等候多时。

清璃!沈老爷老泪纵横,你可算回来了!王爷他...

父亲,我都知道了。沈清璃扶住父亲,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我有一事相求。

书房内,沈清璃取出一个铁盒:这里面是顾晏舟通敌叛国的全部证据。请父亲联络朝中忠良,明日早朝时,联名弹劾顾晏舟。

沈老爷震惊:这些证据...你从哪里得来的?

是墨影用性命换来的。沈清璃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如今景珩生死未卜,我必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可是顾晏舟权势熏天,仅凭这些证据...

所以我要亲自敲响登闻鼓!沈清璃斩钉截铁。

沈老爷大惊失色:不可!登闻鼓一响,告御状者要先受廷杖三十!你一个弱女子,如何受得了?

受得了要受,受不了也要受。沈清璃目光坚毅,为了景珩,为了大周,我死不足惜!

当夜,沈府灯火通明。沈老爷秘密联络了十余位忠诚的大臣,将顾晏舟的罪证一一展示。众臣义愤填膺,纷纷表示愿在朝堂上联名弹劾。

与此同时,沈清璃也在做最后的准备。她将沈家在京城的产业全部变现,筹集了大量资金,用于打点关系,收买人心。

黎明时分,沈清璃换上一身素服,头戴白花,向皇宫走去。

小姐,让老奴替您去吧!福伯跪地哀求。

沈清璃扶起他,微微一笑:这是我必须做的事。若我有什么不测,请父亲和福伯照顾好自己。

皇宫前,登闻鼓高悬。沈清璃在众目睽睽之下,拿起鼓槌,用力敲响。

咚!咚!咚!

鼓声震天,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宫门缓缓开启,一队侍卫冲出:

何人击鼓?

民女沈清璃,为夫鸣冤,状告当朝宰相顾晏舟通敌叛国!

侍卫首领面色一变:王妃...您这是...

请禀报皇上,民女愿受廷杖,只求面圣陈情!

按照大周律法,敲响登闻鼓者,无论身份贵贱,都要先受三十廷杖,才有面圣的资格。这是为了防止滥诉,却也成了贪官污吏的保护伞。

很快,宫中有旨传来:准沈清璃面圣,但廷杖不能免。

刑场上,沈清璃跪在冰冷的地面上。当沉重的廷杖落在背上时,她咬紧牙关,一声不吭。脑海中浮现的,是萧景珩温柔的笑容,是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景珩,你若在天有灵,请给我力量...

三十杖毕,沈清璃后背血肉模糊,几乎昏死过去。但她强撑着,在宫人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向金銮殿。

殿内,皇上端坐龙椅,面色阴沉。顾晏舟站在百官之首,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冷笑。

民女沈清璃,参见皇上。沈清璃艰难跪拜。

沈氏,你敲响登闻鼓,所为何事?皇上问。

沈清璃抬起头,目光如炬:民女状告当朝宰相顾晏舟,通敌叛国,陷害忠良,罪证确凿!

她取出铁盒中的证据,一一呈上:这是顾晏舟与北狄往来的密信,这是他贪污军饷的账册,这是他陷害珩王的伪证...请皇上明鉴!

顾晏舟面色大变:皇上,这些都是伪造的!沈氏因夫君阵亡,神志不清,诬告朝廷重臣...

是不是诬告,一看便知!宰相出列,臣等联名弹劾顾晏舟,请皇上明察!

十余名大臣齐齐跪地,声势浩大。皇上翻阅着那些证据,脸色越来越难看。

顾爱卿,这些...作何解释?

顾晏舟冷汗直流:皇上,这是构陷!是有人要陷害微臣!

构陷?沈清璃冷笑,那请顾大人解释一下,为何北狄每次都能准确掌握我军动向?为何军饷总是迟迟不到?为何忠心耿耿的将领接连被贬?

她每问一句,就向前一步,虽然步履蹒跚,但气势逼人。

顾晏舟节节败退,语无伦次:你...你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喷人,请皇上派钦差查证便知!沈清璃跪地叩首,请皇上为枉死的将士做主,为蒙冤的王爷伸冤!

皇上沉默良久,终于开口:顾晏舟,你还有什么话说?

顾晏舟扑通跪地:皇上明鉴!微臣对朝廷忠心耿耿...

够了!皇上猛地一拍龙案,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来人,将顾晏舟押入天牢,候审!

侍卫上前,除去顾晏舟的官帽朝服,将他押了下去。殿内一片寂静,众臣都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