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假意入彀
顾晏舟的拜帖被沈清璃以染恙在身,不便见客为由婉拒,但其中传递的信号却让她更加警惕。端王府的动向,被她列为需要重点监控的对象之一。眼下,她必须集中精力,演好这场给北狄看的戏。
既然决定将计就计,沈清璃便做足了姿态。她先是派遣了绝对心腹,携带重金,按照胡四生前提供的线索,远赴江南,并住了那位稳婆刘氏。当然,这一切都在萧景珩暗中人手的严密监视之下,确保万无一失,同时也做足了隐蔽功夫,让北狄的眼线能够捕捉到这一动向。
与此同时,郡主府内的气氛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下人们发现,向来沉稳的郡主近来似乎心事重重,偶尔独自在庭院中踱步时,会望着沈府主院的方向出神,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轻愁。贴身伺候的青黛也变得小心翼翼,偶尔会与其他丫鬟低声叹息,提及郡主近日寝食难安,似乎在为什么事情烦忧。
这些细微的变化,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通过某些隐秘的渠道,一圈圈地扩散出去,最终汇入那些潜藏在暗处的耳朵里。
沈清璃甚至开始疏远母亲沈氏。在一次沈氏关切地询问她是否因婚事劳累时,她罕见地流露出了一丝不耐与回避,虽未明言,但那瞬间的僵硬与疏离,足以让有心人解读出更多信息。她还以整理旧物为由,向沈明远索要了母亲杨氏留下的一些遗物,其中便包括一些书信和手札,美其名曰留作念想,实则是为了给外界营造一种她正在暗中查证身世的假象。
这番做派,果然引起了暗处窥探者的兴趣。
这一日,沈清璃按捺不住心中的焦虑与怨恨,轻车简从,只带了青黛和两名护卫,来到了京郊一处香火不算鼎盛、但环境颇为清幽的观音庙。她声称要在此斋戒祈福三日,为即将到来的大婚求个平安顺遂。
这处庙宇,是沈清璃精心挑选的。它远离喧嚣,易于监控,同时也给了对方一个相对安全的接触环境。
果然,在她入住庙宇的第二个黄昏,当她独自在禅房后的竹林小径散步时,一个穿着普通香客服饰、头戴斗笠的中年男子,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径的尽头,挡住了她的去路。
郡主请留步。男子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刻意压抑的异域口音。
沈清璃心中冷笑,面上却适时地露出一丝惊慌,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厉声道:你是何人?
青黛立刻上前一步,挡在沈清璃身前,警惕地盯着来人。
那男子并未靠近,只是微微抬起斗笠,露出一双精光内敛、眼角带着细微皱纹的眼睛。郡主不必惊慌,在下并无恶意。只是……听闻郡主近来为身世之事所扰,心有戚戚,特来为郡主指点迷津。
沈清璃瞳孔微缩,脸上恰到好处地闪过一丝被戳中心事的慌乱与强自镇定:胡言乱语!本郡主不知你在说什么!青黛,我们走!
她作势欲走。
郡主且慢!那男子急忙低声道,语气带着几分蛊惑,郡主难道就甘心顶着这不明不白的身份,嫁入将军府吗?难道就不想弄清楚,自己究竟是谁?来自何方?
沈清璃的脚步顿住了,背影显得有些僵硬。她缓缓转过身,目光锐利地审视着对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你知道什么?
男子见鱼已上钩,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压低声音道:此地不是说话之处。若郡主真想解惑,明夜子时,可独自一人至后山望月亭。届时,自有分晓。说完,他不等沈清璃回应,身形一闪,便迅速消失在茂密的竹林中,身法极快,显然武功不弱。
青黛紧张地抓住沈清璃的衣袖:小姐,此人来历不明,定是歹人!您千万不能去!
沈清璃望着男子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冷冽弧度,她轻轻拍了拍青黛的手背,低声道:无妨,我心中有数。回去再说。
回到暂居的禅房,沈清璃立刻通过特殊渠道,将消息传递了出去。萧景珩安排的人手,将会在望月亭周围布下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