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上的回击漂亮而有力,但沈清璃的布局并未停止。
她深知,顾晏舟之所以能如此肆无忌惮,倚仗的便是其亲王身份和盘根错节的官场关系。必须让他在政治上也有所顾忌。
她通过赵统领的暗中调查,以及常掌柜在商场收集的信息,将顾晏舟及其联盟在此次经济绞杀中,如何指使官员刁难、如何勾结大商号进行恶意倾销、甚至可能涉及纵火等不法行为的证据,一一整理、核实,形成了一份条理清晰、证据链完整的匿名奏章。
这份奏章,没有夸大其词,没有情绪宣泄,只是冷静地陈述事实,罗列证据,重点突出了其行为对市场秩序的破坏,以及对其他守法商家的不公。随后,她通过萧景珩留下的隐秘渠道,将这份奏章,直接递送到了都察院一位以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着称的刘御史手中。
刘御史收到这份匿名检举,仔细研读后,勃然大怒。他虽不知幕后之人是谁,但奏章中所言之事,证据确凿,严重违背商业伦理,更涉及官员渎职,岂能坐视不理!
数日后的大朝会,刘御史手持玉笏,出列朗声奏报,将匿名奏章中的内容择要陈述,并严词弹劾端王顾晏舟结交奸商、扰乱市舶、纵容属下(虽未直接指其纵火,但暗示与纵火案脱不了干系),请求陛下严查!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顾晏舟脸色铁青,出列辩解,称此乃污蔑构陷,是有人见其产业受挫,恶意报复云云。他麾下的官员也纷纷出言维护。
龙椅之上,皇帝面无表情地听着双方的争辩,目光深邃。他岂会不知自己这几个儿子背后的动作?顾晏舟与三皇子走得近,在朝在野都有些势力,他是清楚的。此前种种,只要不过分,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但此次,事情闹到朝堂之上,证据指向明确,且确实扰乱了京城商业秩序,影响不佳。
“够了。”皇帝淡淡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他看向顾晏舟,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无形的威压:“晏舟,你是亲王,当为宗室表率。经商牟利,朕不禁止,但需谨守本分,遵循法度。与民争利,乃至扰乱市场,非君子所为,更非亲王应为。”
顾晏舟心头一紧,连忙躬身:“儿臣知错,定当反省。”
皇帝不再看他,对刘御史道:“刘爱卿所奏,朕已知晓。涉事官员,着吏部核查,若有不法,依律处置。至于端王……”他顿了顿,“约束下属不力,亦有失察之过,罚俸一年,闭门思过半月。望你引以为戒。”
“儿臣……领旨谢恩。”顾晏舟跪地接旨,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心中涌起滔天怒火与屈辱。罚俸、禁足都是小事,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被父皇如此申饬,简直是奇耻大辱!这是他首次在沈清璃手中,吃了如此明白的亏!虽然没有任何证据指向沈清璃,但他几乎可以肯定,幕后推动这一切的,就是那个女人!
退朝后,顾晏舟回到府中,砸碎了书房内所有能砸的东西,面色狰狞可怖。“沈清璃……好,很好!”他咬牙切齿,眼中闪烁着疯狂而怨毒的光芒,“你以为这样就算赢了吗?本王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绝望!”他唤来心腹死士,低声下达了一条冷酷至极的命令。这一次,他要彻底摧毁的,不再是她的产业,而是她最珍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