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暗通曲款(1 / 2)

第三十一章:暗通曲款

永宁侯府的会面之后,沈清璃便陷入了等待。她深知,消息已经送出,剩下的,便是信任萧景珩的能力与决断。在权力博弈的深水区,她所能做的有限,必须倚仗这位盟友的手腕。

她并未枯等。一方面,她继续利用系统检索到的零星信息,反复推演冬狩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数,尤其是赵虎这个变数被拔除后,敌人可能采取的备用方案。另一方面,她不动声色地加强自身准备,甚至通过母亲柳氏的关系,暗中联系了一位精通医理、嘴巴严实的嬷嬷,学习辨识几种常见的迷药、毒药以及应急的包扎处理。多一分准备,便多一分生机。

就在冬狩前五天,沈清璃再次收到了通过墨韵斋渠道送来的一卷“古籍”。在书卷隐秘的夹层中,她找到了萧景珩的回信。

信的内容极其简短,甚至没有称呼,只有铁画银钩、力透纸背的八个字:

“饵已下,待君入瓮。”

落款处,也只有一个孤峭而有力的字——“珩”。

饵已下,待君入瓮!

沈清璃捏着这张薄薄的纸笺,指尖微微发烫,心中却是一片雪亮。

他收到了她的警告,并且立刻采取了行动!他没有打草惊蛇地直接抓捕赵虎,而是选择了更高明、更具杀伤力的方式——将计就计,布下陷阱,等着幕后黑手自己跳进来!

这八个字,透露出的信息量巨大:

1. 确认与行动: 他确认了赵虎的内奸身份,并立刻部署。

2. 策略高明: 他利用赵虎作为“饵”,反向设局,意在揪出更深层的指使者,甚至可能借此反制。

3. 默契与信任: 他没有详细说明计划,既是保密需要,也表明了他对沈清璃提供信息的重视和对其智商的认可,相信她能理解这简单的八个字所代表的含义。

4. 落款“珩”: 这是一个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全名“萧景珩”,到宫宴后的“萧某”,再到如今单独一个“珩”字,这并非轻佻,而是在确认盟友关系后,一种带着尊重却又拉近了距离的称呼,象征着合作关系的深化和某种心照不宣的亲近。

沈清璃缓缓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它化为灰烬,唇角勾起一抹冷冽而会意的弧度。

很好。萧景珩果然没有让她失望。这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终于要被揪出来,甚至可能反噬其主了。

然而,她并未完全放松。赵虎只是阴谋的一环,即便他被顺利解决,顾晏舟和苏浅月必然还有其他后手。尤其是苏浅月,她与宁老太妃那层神秘的关系,始终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

她需要知道萧景珩的“瓮”具体如何布置,以及,她需要确保自己在冬狩当天的行动,能与他的布局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