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立足之选(1 / 2)

第二十一章:立足之选

“墨韵斋”三个字出口的瞬间,豆蔻惊得瞪大了眼睛,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那可是靖国公世子的地盘!小姐刚刚得罪死了端王世子,转头就要去接触与端王府明显不对付的萧世子?这……这岂不是火上浇油?

然而,看着沈清璃那在闪电映照下显得异常冷静和坚定的侧脸,豆蔻将所有劝阻的话都咽了回去。她相信小姐,小姐这么做,一定有她的道理。

这一夜,沈清璃几乎未眠。窗外的暴雨如同她此刻的心境,汹涌澎湃。系统的三日倒计时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逼着她必须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去墨韵斋,与萧景珩深度结盟,固然能借力,但正如她之前所虑,那意味着彻底绑上靖国公府的战车,从此身不由己,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解读为萧景珩的意志。在自身根基未稳之前,这无异于将自己置于更危险的境地,很可能从一个牢笼,跳入另一个看似华丽却同样受制于人的牢笼。

那么,回归沈家核心,借助家族力量?父亲沈明远如今态度暧昧,更多的是权衡利弊后的观望。一旦她表现出更大的“价值”或惹来更大的麻烦,他很可能再次为了家族利益而牺牲她。苏氏更是恨不得将她除之而后快。沈家内部倾轧,绝非安稳的立足之地。

两条看似最直接的路,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危险。

她需要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能够让她暂时跳出旋涡,积蓄力量,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独立性和主动权的小径!

天光微亮时,暴雨渐歇。沈清璃推开窗,看着被雨水洗刷一新的庭院,脑海中一个念头逐渐清晰起来。

母亲柳氏!

她的生母,虽是正室,但因性情柔弱,不善争宠,在府中并不得势,多年来几乎被苏氏架空。但母亲出身江南清流文官之家,虽门第不及沈家显赫,却有一份不菲的嫁妆,其中便包括京郊几处田庄和铺面。这些产业多年来一直由母亲当年的陪嫁嬷嬷和几个老仆打理,虽收益不算顶好,但胜在独立于沈府公中账目之外,是母亲最后的倚仗和体面。

若能说动母亲,将其中一处田庄交给她来打理……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迅速扎根、蔓延!

田庄远离京城权力中心,相对隐蔽,不易被各方势力时刻紧盯。她可以借此暂时脱离沈府的是非窝,获得喘息之机。掌握一处田庄,意味着有了初步的经济来源和安置心腹人手的基地,这是独立的第一步!而且,以“为母分忧、学习打理庶务”为名,合情合理,不易引来父亲和苏氏的强烈反对,甚至可能觉得她“识趣”,主动远离了权力核心。

这并非长久之计,一个田庄的力量在端王府和靖国公府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前微不足道。但这却是一个绝佳的跳板和缓冲带!能让她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利用系统提升自己,理清思绪,并暗中布局。

风险在于,母亲是否会同意?毕竟那些产业是母亲的命根子。而且,打理田庄并非易事,她一个深闺小姐,毫无经验,若经营不善,反而会赔了夫人的嫁妆,落人笑柄。

但,这是目前她能想到的,最可行、也最能掌握主动权的方案!

下定决心后,沈清璃不再犹豫。她仔细梳洗打扮,选了一身颜色柔和的衣裙,显得温顺乖巧,然后便带着豆蔻,径直前往母亲柳氏所居的“静心苑”。

静心苑位置偏僻,陈设也远不如苏氏的主院奢华,透着一股冷清。柳氏正坐在窗前做针线,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轻愁。见到女儿前来,她有些意外,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

“璃儿,你怎么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柳氏拉着女儿的手,关切地打量着她,眼底藏着担忧。宫宴上的风波,她虽未亲临,但也听说了些,心中一直为女儿悬着。

沈清璃感受着母亲手中传来的温暖,心中微软。她屏退左右,只留豆蔻在门口守着,然后挨着母亲坐下,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和孺慕:

“母亲,女儿没事。只是见您近日神色憔悴,忧思过甚,心中实在难安。”她轻轻叹了口气,“都怪女儿不孝,之前行事冲动,连累母亲为我担惊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