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偷走的底片(1 / 2)

冬日的慕田峪长城,褪去了其他季节的喧嚣与色彩,显露出它最原始、最苍劲的风骨。北风呼啸着掠过垛口与烽火台,卷起地面积存的细雪,在灰褐色的墙砖与绵延的山脊线上覆着一层清冷的银白。群山沉寂,枯枝在寒风中摇曳,天地间仿佛一幅笔力遒劲、墨色凝练的水墨长卷,充满了遗世独立的孤高与宁静。

正因为这酷寒与萧索,游人寥寥,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一行装备精良、气质非凡的外来客。他们都穿着专业的防寒登山服,厚重的面料抵挡着刺骨的寒风,脸上戴着统一的防风面罩,遮掩了容貌,看起来就像一队普通的、资金充裕的登山爱好者。

“我发誓我的马克战甲爬这个会比走路快十倍!”托尼·斯塔克搓着手,嘴上抱怨着,眼睛却好奇地打量着这古老的巨龙。他身边的佩珀·波兹笑着挽住他的胳膊,柔声道:“托尼,说好今天是运动日,你也该活动活动了。”

最终,托尼拉着佩珀,选择了最省力的方式,率先登上了通往山腰的缆车。透明的缆车厢缓缓上升,将两人融入苍茫山色之中。

紧接着,查理也体贴地揽着妻子陈清雁,与王志强一起,带着艾莉娅登上了紧随其后的另一辆缆车。车厢空间宽敞,足够他们安坐。

缆车平稳地向上滑行,脚下是覆盖着薄雪的山林与蜿蜒其上的雄伟城墙。艾莉娅将额头轻轻贴在微凉的玻璃窗上,呼出的气息在玻璃上晕开一小团白雾。

透过那不断移动的窗口,女孩凝视着这片古老而壮丽的土地。雪下得不算大,细碎的、如同盐粒般的雪沫,被风挟带着,在空中织成一片朦胧的纱幕。远处,长城的轮廓在雪幕中时隐时现,像一条沉睡的灰色巨龙,龙脊上点缀着斑驳的白。近处,光秃秃的树枝挂上了晶莹的冰凌,偶尔有耐寒的鸟雀掠过,惊落枝头的一捧雪粉。

一种奇异的宁静感包裹了她。这与她熟悉的、充斥着尖端科技与都市喧嚣的哥谭或纽约截然不同。这里的每一块墙砖似乎都沉淀着历史的重量,呼吸间是凛冽而纯净的空气,仿佛能洗涤灵魂深处的纷扰。

缆车继续向上,向着巨龙之巅,向着那片被冰雪与历史共同守护的寂静苍穹,安静地行进。

女孩像一只被风雪涤荡后重获生机的小鹿,轻盈地从缆车跃下,双脚稳稳落在山顶平台的薄雪上,发出“嘎吱”的脆响。她回头,眼眸在防风面罩上方弯成愉悦的弧度,声音带着难得的、毫无阴霾的雀跃:“我今天一定要爬到好汉石!”

陈清雁看着女儿难得流露出的、符合她年龄的活泼与好胜,与丈夫查理相视一笑。他们沉稳地跟上,而王志强则习惯性地落后半步,目光敏锐而不失温和地扫过四周,确保着这一方小天地的安全。

一行人开始沿着古老的城墙稳步前行。

艾莉娅走在最前,手指时而拂过冰凉粗粝的墙砖。这些石壁历经数百年风霜雨雪,边缘已被岁月磨得圆润,砖缝间凝固着深色的苔痕与此刻点缀的晶莹雪沫。

从垛口向外望去,视野豁然开朗。脚下是陡峭的、覆着雪与苍松的山脊,层峦叠嶂在冬日稀薄的空气中向着天际线绵延,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留白深远的巨型山水画。更远处,越过这片苍莽山岭,现代化都市的模糊轮廓在淡淡雾霭中若隐若现,玻璃幕墙反射着冬日柔和的微光,如同海市蜃楼,提醒着人们另一个时空的存在。

“艾莉娅,慢一点,砖面上有薄冰!” 查理看着女儿雀跃的背影,不放心地提高声音提醒。

“知道啦,爸爸!” 前方传来女孩清脆的回应,她脚步稍缓,却依旧轻盈。她背上那个颇具复古感的胶卷相机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不时被她举起,对着蜿蜒的城垛、远处覆雪的山峦,或是墙缝中倔强生长的枯草,“咔嚓”一声,捕捉着属于这个冬日的独特记忆。

行至一处地势稍高的烽火台,视野豁然开朗,雄浑的景致让艾莉娅眼前一亮。“我们在这里拍张合影吧!”她兴奋地提议。

“好主意!看我的。”托尼·斯塔克立刻来了精神,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掌心大小的轻便无人机。那小玩意儿悄无声息地升空,悬停在众人前方,投射出柔和的全息取景框。“都看过来!Say cheese!”

一时间,欢声笑语充满了这古老的烽火台。所有人都配合地看向镜头,露出笑容,摆出各自的姿势——查理甚至一时兴起,将咯咯直笑的艾莉娅稳稳扛在了自己宽阔的肩头。托尼自然不甘人后,站在最中心的c位,摆出了他经典的“钢铁侠”落地姿态,引得佩珀扶额轻笑。连一向沉稳内敛的王志强,嘴角也微微上扬,身影坚定地立在镜头之中。

无人机完美地记录下了这轻松的一刻。

一行人就这样走走停停,竟也渐渐超过了不少气喘吁吁、面露疲态的普通游客。那些慕名而来欣赏雪景的旅人,大多在中途便已力竭,而他们这一行,在王志强无形的引领和彼此默契的扶持下,稳步抵达了长城的高处。放眼望去,巨龙般的城墙依旧在前方的山脊上无尽蜿蜒,仿佛直通天际。

“我宣布,我的能量即将耗尽!”托尼第一个“抗议”,夸张地揉了揉肚子,“斯塔克需要燃料!”

佩珀的额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拉开防风衣的领口,舒了口气,笑着解围:“我带了足够的补给。”她拍了拍自己功能齐全的登山包,“不如我们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补充点能量再继续?”

“我带了自热火锅!”艾莉娅献宝似的从自己的背包里掏出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眼睛亮晶晶的。

在几位女士选定一块相对平坦、能避开来往人流的坡地草丛后,王志强一言不发,利落地从自己的战术背包中抽出一张轻便的防潮垫,精准地铺在了略带湿气的枯草和残雪上。

托尼如释重负,第一个瘫坐下去,大大咧咧地靠向身后一棵枝叶积雪的雪松,嘴里嘟囔着:“终于得救了……”

然而他动作太大,震动得树干一阵摇晃,枝桠上堆积的积雪“哗啦”一声,如同白色的瀑布,劈头盖脸地浇了他满身满头!

“Shit!”托尼被冰得一个激灵,猛地弹跳起来,手忙脚乱地拍打着头发和脖子里的雪屑,龇牙咧嘴地叫道,“dan it's ld!”

看着他狼狈又滑稽的样子,艾莉娅和佩珀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清脆愉悦的笑声在山谷间回荡。

托尼佯装恼怒地白了她们一眼,悻悻道:“两个没良心的小白眼狼!”

防潮垫将寒冷与疲惫暂时隔绝在外。托尼一边嘟囔着一边拍掉最后一点领口里的雪渣,终于小心翼翼地重新坐下,这次他避开了所有看起来“负担”过重的树。

佩珀笑着摇摇头,开始从她那看似容量无限的登山包里往外掏宝贝:独立包装的能量棒、几盒精致的寿司拼盘、保温壶里倒出的热咖啡,甚至还有一小盒洗得干干净净的草莓。

“哇哦,佩珀,你是多啦A梦吗?”艾莉娅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丰盛的“野外盛宴”。

“只是习惯做好万全准备。”佩珀温柔地笑着,将咖啡递给还在“记仇”的托尼。

而艾莉娅的重点,则在她那个方方正正的自热火锅上。她熟练地拆开包装,按照说明放入食材包、底料和发热包,然后小心翼翼地倒入矿泉水。很快,塑料盒内便传来了“咕嘟咕嘟”的沸腾声,一股浓郁辛辣的香气混合着水蒸气,在这冰冷的空气中热烈地弥漫开来。

“这味道……可真带劲!”托尼吸了吸鼻子,好奇又警惕地凑过来看,“它真的不会爆炸吗?我是说,这看起来很像是某种简易的化学实验。”

“放心吧,斯塔克先生,这是很成熟的技术。”王志强沉稳地开口,同时将另一个打开的牛肉罐头和几包压缩饼干放在垫子中央。他做事极有章法,动作利落无声。

查理帮着女儿将加热好的火锅盖掀开,更猛烈的香气扑面而来。红油翻滚,里面浸润着藕片、土豆、木耳和牛肉,看起来令人食指大动。

“谁来试试?”艾莉娅期待地看着大家,自己先夹起一片藕,吹了吹气,满足地送入口中,被辣得微微吐气,却一脸幸福。

查理和陈清雁自然是欣然接受,品尝着这熟悉的、属于故国的热辣味道。佩珀在托尼好奇的目光中,也勇敢地尝试了一片木耳,随即被辣得脸颊微红,却笑着点头表示味道很有趣。

托尼看着众人,尤其是佩珀“痛苦”又新奇的表情,终于也按捺不住好奇心。“好吧,让我看看这东方神秘的‘魔法食物’……”他谨慎地夹起最小的一块牛肉,视死如归般地放进嘴里。

下一秒,斯塔克先生的表情变得极其精彩——先是震惊于那爆炸性的香辣,然后是强忍着不适的纠结,最后抓起佩珀递过来的冰咖啡猛灌了一大口。

“holy…!这简直比我的方舟反应堆核心还烫!”他吐着舌头,夸张地用手扇风,引得众人再次发笑。

艾莉娅笑得东倒西歪,赶紧递过去一盒牛奶:“解辣要用这个!”

自热火锅升腾的蒸汽与咖啡的醇香交织在一起,驱散了山巅的寒意。众人都被这独特的东方美食吸引,连托尼在最初的“冲击”后,也一边喝着牛奶,一边忍不住又尝试了一片吸饱汤汁的竹笋,表情依旧是痛并快乐着。

话题不知怎的,就从这热辣的食物,转到了他们正置身其上的伟大建筑。托尼环顾四周连绵的城墙与山峦,带着他标志性的混合着赞叹与考据癖的语气评论道:“不得不说,这工程学上的成就确实惊人。在这么险峻的地形上,古代人是怎么把这些巨石运上来并垒砌得如此牢固的?”

这时,一直沉稳用餐、话语不多的王志强放下了手中的压缩饼干。他抬起头,目光扫过眼前斑驳的城砖,用一口流利而地道的美式英语,清晰而平静地开口,仿佛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而非一位特战指挥官:

“斯塔克先生,您看到的不仅仅是石头。”他的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您脚下这段长城,主要建于明代,距今已有超过六百年的历史。但它真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两千多年前。”

他顿了顿,看到连艾莉娅也停下了筷子,睁着好奇的眼睛望向他,便继续娓道来:

“最初,它是分散的防御工事,由多个王国分别修建。直到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下令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了最初的雏形。他动用了数十万人力,试图建立一道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物理和心理边界。”

“哇哦,两千多年前……”佩珀轻声感叹,难以想象那会是何等宏大的场面。

“是的,波兹女士。”王志强微微点头,“但这并非一劳永逸。在随后的许多个世纪里,几乎每个强大的中原王朝都会投入巨大资源去修缮、加固甚至扩建它。我们现在所在的慕田峪段,就是明代在北齐长城基础上建造的,是拱卫京师防御体系中最坚固、最精华的部分之一。”

他指向远处一座耸立的敌楼:“那些烽火台,不仅是驻兵之所,更是高效的光学通讯系统。一旦有敌情,白天燃烟,夜间举火,消息可以在几个小时内传递数百公里,比任何快马都要迅速。”

托尼摸着下巴,眼神中露出了属于工程师的浓厚兴趣:“古老的信号塔网络……有意思。”

王志强的讲述深入浅出,将复杂的历史脉络与具体的建筑功能结合起来,即便是对华夏历史不甚了解的斯塔克夫妇和艾莉娅,也听得入了神。他不仅讲述了长城的军事用途,还提到了它在促进边疆贸易、文化交流上的意外作用,以及它如何最终演变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历程。

“所以,”他最后总结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沉,“它不仅仅是城墙。它是无数个体生命、智慧、汗水甚至牺牲的凝聚,是一个文明求存、求安、求发展的意志体现,跨越了时间,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番话说完,周围似乎安静了许多,只有风声掠过垛口,仿佛在应和着这段跨越千年的回响。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再看向周围的一砖一石时,目光里已多了深深的敬畏。

“志强哥,”艾莉娅由衷地说,眼睛亮晶晶的,“你懂得真多。”

王志强只是谦逊地笑了笑,重新拿起水壶喝了一口水,恢复了那副沉稳内敛的模样。但这一刻,他在众人眼中的形象,已不仅仅是一位强大的护卫,更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值得敬佩的同行者。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桠洒下,在垫子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一刻,没有宇宙危机,没有失去的记忆,没有复杂的恩怨。只有冬日暖阳,古老城墙,可口食物,以及彼此陪伴的、简单而真实的温暖。艾莉娅看着眼前的一切,悄悄按下了快门,将这温馨的瞬间,定格在小小的取景框里。

一行人细心地将所有垃圾收拾妥当,连食物包装纸和咖啡胶囊都无一遗漏,投入了景区设置的分类垃圾桶,这才继续沿着古老的石阶向上攀登。

就在他们重新踏上布满岁月痕迹的城砖时,一道高大健硕的身影,如同幽灵般,出现在他们身后约两百米外的另一个垛口旁。

Sebastian Kruger,这位精通伪装与潜伏的大师,已将自己彻底融入背景。他易容成了一位再普通不过的登山客,穿着常见的深色防风衣,脸上罩着挡风面巾,甚至连那双标志性的、燃烧着琥珀色火焰的眼眸,也用特制的棕色隐形眼镜巧妙地掩盖了起来。然而,那镜片之后的目光,却如同最精准的狙击镜,死死锁定着前方那个跳跃的、穿着亮色防寒服的娇小身影——艾莉娅。

他的目光里翻涌着难以抑制的贪婪与深入骨髓的眷恋,像一头饥渴的野兽终于找到了失而复得的宝藏。他几乎能想象到她发丝被寒风吹起的样子,能听到她与同伴说笑时清脆的声音。每一秒,他体内属于战士的本能和属于男人的偏执占有欲都在疯狂叫嚣,催促他冲上去,将她牢牢锁回自己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