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枢密院,革新司
萧煜并未沉溺于昨夜宴会的风光,而是雷厉风行地在新设立的“革新司”值房内,召集了麾下核心智囊与相关部曹官员。这革新司,正是他借盐政改革之风,经皇帝默许,于枢密院下设的新机构,旨在系统性地研究并推行各项新政,是其“知识治国”理念的实践平台。
墙上悬挂着大幅的北疆边防图与运河漕运图,但今日议题的核心,却是萧煜亲手绘制的一幅奇特的“信息传递网络架构图”。
“诸位,”萧煜手持细杆,点向图纸中心,“盐政初定,边患未平,各方博弈日趋激烈。信息传递的速度与保密性,已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目前驿传体系,快马日行四百已是极限,且易被拦截、窥探。本王欲构建一套新的传讯体系,暂命名为‘光迅’。”
他目光扫过面露疑惑的众人,详细阐释:“其原理,源于‘窥微镜’与‘千里镜’的衍生应用——光信号接力。于各州县险要处、烽燧塔楼,设立‘光讯塔’。塔顶置大型可调节镜组与遮蔽板,以特定频率的镜光闪烁代表不同字码。白昼利用日光,夜间则以‘炎阳弩’所用之聚焦火室为光源,虽不及日光及远,亦可使用。如此,信号可于视线可达之塔站间接力传递,无视地形阻隔,速度近乎光速,一日之内,消息便可从北疆直达京城!”
这是将现代光学通信原理与古代条件结合的宏大构想。台下官员听得目瞪口呆,虽难以完全理解“光速”概念,但那“无视地形”、“一日抵京”的描述,已让他们心驰神往。
“当然,此体系之建立,非一日之功。需选址、建塔、培训操作人员,并编制一套严密的密码本。”萧煜放下细杆,“然,一旦建成,于军情传递、政令通达、乃至监控地方,皆有不可估量之意义。此事,由革新司牵头,工部、兵部协办,即刻着手可行性论证与前期规划。”
他没有等待反对的声音出现,便以不容置疑的姿态,将这项足以改变时代通讯方式的计划,推入了实质阶段。知识,不仅要用于破解具体难题,更要用于构建支撑未来的体系。
同一时刻·四皇子府,密室
萧焕面色阴沉地听着谋士汇报昨夜宴席细节与今早枢密院的动向。
“光迅?”他咀嚼着这个词,眼中满是忌惮,“他又在搞什么鬼名堂?无视地形,一日抵京?简直荒谬!”
然而,内心深处,一股寒意却悄然升起。他这位九弟,每每出手,皆看似天马行空,实则直指要害。盐政如此,那“炎阳弩”如此,这“光迅”恐怕也非无的放矢。
“不能让他这般肆无忌惮地扩张下去!”萧焕猛地攥紧拳头,“秘藏钥匙那边,幽冥宗有消息了吗?”
谋士低声道:“幽冥宗传来消息,根据古籍记载和多方打探,秘藏钥匙可能并非一件实物,而是……一套特殊的‘机关图谱’,据说与上古墨家遗术有关。其一部分线索,指向了江南……前朝一座已废弃的观星台遗址。”
“江南?”萧焕眼中精光一闪,“萧煜刚刚在江南站稳脚跟……好!立刻传信幽冥宗,加派人手,秘密潜入江南,探查那座观星台!务必抢在萧煜的人察觉之前,找到钥匙线索!”他意识到,这或许是扰乱萧煜江南布局,甚至夺取先机的绝佳机会。
“那北狄公主那边……”谋士迟疑道。
“玲珑公主……”萧焕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她既然对老九感兴趣,那我们便帮她‘加深’这份兴趣。安排一下,让她‘偶然’得知,睿王殿下不仅博学,手中更掌握着一些……可能与北狄古老传说相关的奇异器物,比如那能发强光的镜组。”
他要借刀杀人,将北狄的注意力,更具体地引到萧煜的研究成果上。
午时·京城,北狄驿馆
玲珑公主摆弄着手中一枚精致的骨笛,心绪却有些飘忽。昨夜萧煜那番关于驯鹰的言论,以及他谈及“条件反射”时笃定自信的神情,不断在她脑海中回放。
“睿王……他懂得真多,和我知道的所有人都不一样。”她喃喃自语。
这时,一名侍女“无意”间提起听闻的流言:“公主,您说奇不奇怪,外面都在传,说睿王殿下麾下的工匠,能造出汇聚日光、夜间也能如明月般发光的宝镜呢!都说那是得了上古传承的秘宝……”
“汇聚日光?夜明宝镜?”玲珑公主秀眉微挑,想起北狄萨满中流传的,关于祖先曾拥有沟通日月之力的传说。她心中一动,对萧煜的好奇心更重了。“看来,得找个机会,亲眼见识一下这位睿王殿下的‘秘宝’了。”
未时·睿王府,墨苑工坊
萧煜正在视察“光迅”体系核心部件——大型镜组与机械式信号遮蔽板的初步模型制作。工匠们按照他的图纸,小心翼翼地打磨着铜镜与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