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金銮殿
玉阶之上,皇帝萧宏难得地没有立刻让百官奏事,而是手持一份来自北疆的八百里加急军报,目光沉静地扫视着下方。
“睿王。”皇帝的声音打破了朝堂的寂静。
“儿臣在。”萧煜(睿王)出列,躬身行礼。他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自己身上,有审视,有好奇,也有难以掩饰的嫉恨。
“北疆刚传来的消息,”皇帝将手中的军报轻轻放下,声音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五日前,北狄左贤王部下一支千人队,与大汗亲军的一部,在伏牛岭一带发生冲突,双方动用了弓箭,死伤数十人。”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窃窃私语。狄人内讧?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
皇帝抬手,压下议论,目光落在萧煜身上:“据报,冲突起因,是左贤王部下指责大汗亲军在分配上次劫掠所得时,私吞了大部分财物,尤其是……一批来自我朝的‘琉璃夜光杯’和‘江南云锦’。” 皇帝说到这些物件时,语气略显古怪,目光却锐利地看向萧煜。
萧煜面色平静,仿佛早有预料。他再次躬身:“父皇,此乃意料之中。狄人部落林立,本非铁板一块。以往他们共同南下劫掠,利益一致,故能暂时团结。如今我们主动输出奢侈品,刻意制造供需不平衡,并利用商队暗中传递不实信息,放大其内部原有的猜忌与不公。贪婪与嫉妒,便是最好的分化利器。伏牛岭之事,虽规模不大,却证明此策已初见成效。长此以往,狄人内部必生更大嫌隙,其南侵之力,必受掣肘。”
“好一个‘贪婪与嫉妒是最好的分化利器’!” 兵部尚书王震激动地出列,声音洪亮,“陛下!睿王殿下此策,不费我一兵一卒,便令狄人自相残杀,实乃奇谋!臣为边军将士,为朝廷,谢过睿王殿下!” 说着,竟对着萧煜深深一揖。
这一幕,让许多中立官员动容,也让太子和四皇子一系的官员脸色更加难看。
皇帝微微颔首,眼中赞赏之色更浓:“睿王萧煜,献策有功,洞察先机。朕心甚慰。北疆榷场及分化事宜,仍由你全权负责,一应所需,各部须全力配合,不得推诿!”
“儿臣领旨,定不负父皇重托!”萧煜朗声应道,沉稳的气度与之前“废物九皇子”的形象判若两人。
四皇子萧焕垂首站在队列中,袖中的拳头紧握,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他能感觉到,周围投向萧煜的目光,已经从最初的惊讶、怀疑,变成了如今的敬畏与信服。“睿王”之名,经此一事,算是真正在朝堂上立住了。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脸上重新挂上温雅的笑容,仿佛真心为弟弟感到高兴。
---
同一时刻·睿王府书房
“哈哈哈哈!九弟!你真是神了!”七皇子萧炎人未到声先至,一阵风似的冲进书房,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伏牛岭!狄人自己打起来了!现在满京城都在传,说你睿王殿下略施小计,就让那群蛮子窝里反!你都没看见,刚才我来的时候,街上那些百姓议论的,看睿王府的眼神,啧啧…”
萧煜正在与楚幼薇核对商行账目,见他进来,无奈地放下笔:“七哥,稍安勿躁。不过是第一步见效而已,离真正瓦解北狄威胁还早得很。”
“第一步就这么厉害,后面的还了得?”萧炎自顾自倒了杯茶,一口饮尽,“你可是没瞧见朝上那些老家伙的脸色,特别是四哥那边的人,跟吞了苍蝇似的,想说话又不敢说,憋得那叫一个难受!痛快!真是痛快!”
楚幼薇掩唇轻笑:“七殿下,您这话要是传出去,怕是又要被御史参一本了。”
“参就参!”萧炎满不在乎地摆手,“本王高兴!九弟给我那《孤胆忠魂守孤城》的话本,正好借这东风,在各大茶楼加场说书!保证让狄人内部不和的消息,连三岁小儿都知道!”
萧煜点了点头:“有劳七哥。舆论也是战场,不可松懈。”他转向楚幼薇,“四海商会那边有何反应?”
楚幼薇收敛笑容,正色道:“赵四海似乎彻底慌了。我们低价抛售的生丝和药材,他们被迫吃下大半,资金链恐怕已捉襟见肘。而且,因为我们与秦王殿下合作的消息传出,原本一些摇摆的供货商,现在都主动找上门来寻求长期合作。我们在北疆商路的布局,比预期顺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