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廷尉建却并没有立刻改口或者退缩,只是深深地低下头,不再言语,摆出了一副臣只是依制直言的姿态。
萧非看到廷尉建的如此反应,立刻知道他这番举动这背后,显然有着来自某些势力的支持和授意。但是因为刚才庄青翟与田蚡各种示意,萧非一时弄不清他到底是谁的人,不过肯定不是刘彻的人。
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且微妙起来。
此时一直没有任何动作的魏其侯窦婴,则用一副看好戏的模样看着许昌。
许昌则对窦婴回了一个无奈的笑容。
就在这时,太仆公孙贺出声了。他对着御座拱了拱手,又看了一眼廷尉,语气平和却带着满满的倾向性说道:“廷尉刚刚所言,固然是朝廷常例。然则,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举。大行令一职,关乎邦交体面,尤其在当下,人选更是至关重要,此时若还按照常例进行,则时间耗费颇多。臣以为,一切还应由陛下圣心独裁,方为上策。”
萧非立时感受到了刚刚公孙贺的想法,那就是你小子抢了我的活。
萧非想到这里,赶忙也拱手道:“臣赞同太仆的话,臣也觉得,大行令人选应由陛下圣心决断才是。”
一时间,关于大行令继任人选的争论,才刚刚冒头,就已经显露出了朝堂之上不同势力之间尖锐的矛盾。但又因为太仆公孙贺的及时出言,使得想要让丞相召集商议的提议没能被推成浪潮。
本来想跟着将廷尉建提出建议砸实的庄青翟和田蚡,竟然非常有默契同时瞥了一眼公孙贺。
萧非见此突然觉得这个活,让公孙贺抢先也不是不可以了。
就在萧非感慨完,暗自观察着刚刚有所行动的田蚡和庄青翟,还有一直未有行动的许昌和窦婴这几位朝堂大佬,揣测他们面对廷尉提出的制度论,还有自己刚刚支持的公孙贺提出的圣裁论会作何反应。萧非正暗自猜想他们会不会亲自下场博弈,还是继续暗中操纵之时,一个完全出乎萧非意料的人,打破了这短暂的僵持。
萧非听见动静看去,只见坐在武将班列中,位置在李广旁边的长乐卫尉程不识,缓缓地从自己的席位上站了起来。
程不识此时的动作一如既往地严谨,他面向刘彻,一丝不苟地郑重躬身行了一礼。
萧非看着行礼的程不识,觉得他的动作标准得如同教科书一般。
这位以治军严苛、行事谨慎着称的将军,平日里在朝堂上极少主动就非军事事务发表意见,尤其是在这种明显涉及官员调动升迁和朝堂派系斗争的问题上。
因此,程不识的起身,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包括萧非在内,都感到十分意外。
程不识行礼完毕,直起身,目光没有平视刘彻,而是用不带丝毫个人情绪的沉稳声音说道:“陛下,刚刚所议的关于大行令人选之事,臣赞同酂侯和太仆所言,应由陛下圣心独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