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非跟在队伍中,迈过那高高的门槛。殿内光线比外面稍暗,但更加肃穆。巨大的梁柱支撑着高耸的穹顶,殿内已放置有一个个坐席。御座高踞于丹陛之上,只是尚未见刘彻身影
今日参加廷议的大臣按照自己的位置,在御阶下的广阔空间里,分别左右两班,肃然站立在坐席旁边。
片刻之后,在一阵轻微的环佩叮当声中,只见一个身着玄色十二章纹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的身影,在一众宦官的簇拥下,从后殿缓步而出,登上了那至高无上的御座。
当刘彻在御座上坐定的那一刻,殿内所有大臣,在丞相许昌的带领下,齐齐躬身拱手,然后如同排练过无数次一般,整齐划一地发出了山呼海啸般震彻殿宇的朝贺之声:
“臣等恭祝陛下长乐未央~”
这声音汇聚在一起,充满了力量与敬畏,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久久不息。
只不过萧非是只张嘴轻喊罢了。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刘彻,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施礼的三公九卿和诸位列侯,脸上无喜无怒,只有一片深沉的威严。
待殿内声音渐停,刘彻轻轻抬了抬手,声音平和道:“众卿平身。”
众人又在许昌的带领下再次齐声应和:“谢陛下!”然后才依序站起身来,但依旧保持着微微躬身的恭敬姿态。
刘彻微微停顿了一下,才再次开口:“赐座。”
众人又一次在许昌的带领下再次齐声应和:“谢陛下隆恩!”
随着谢恩声,众臣这才在早已设好的席位上跪坐下来。整个过程庄重、肃穆、井然有序。
萧非也在自己的席位上坐定,紧跟着就开始暗自吐槽:我就不爱参加这什么廷议、大朝会这些,礼仪太多!烦死了!
就在萧非吐槽完,发现殿内原本因入座而产生的细微声响迅速平息下去,众臣依序跪坐于各自的席位上,所有人虽然没有直视,但其目光还都是聚焦在御座之上的刘彻身上,等待着他开启今日的廷议。本来萧非还想直接低头摸鱼,见此只能也跟着众人一样姿态。
刘彻这次果然是突然召开的廷议,因此并未像往常那样,先由丞相或其他九卿进行铺垫性的开场白。而是刘彻用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低下众位三公九卿,那目光让每一个被扫视的人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
刘彻扫视完毕直接开口,用不高的声音说道:“今日朕突然召集诸卿,所议之事,关乎国体尊严。”说完微微停顿,观察了一下众人的反应接着道:“想必在座诸卿之中,已有些人,听闻了关于出使匈奴使团的消息了吧。”
萧非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到刘彻如此单刀直入,心中立刻明了,刘彻这是不想在听那些保守派没事就知道扯皮。因此萧非不再眼观鼻鼻观心,而是微微抬起眼帘,目光谨慎而迅速地扫视着殿内众人的神情变化。瞬间萧非看到,一些消息灵通的重臣,如丞相、中尉、卫尉等人,面色沉静,显然早已心中有数;而另一些官员,如太常、御史大夫、少府等人则脸上露出了或多或少的疑惑之色。
刘彻的话音刚落,坐在长乐卫尉程不识身旁的未央卫尉李广,脸庞瞬间因愤怒而涨红,浓密的胡须似乎都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李广性格刚烈,本来昨日听闻此等辱国之事,胸中就有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