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手持一份竹简,声音沉稳有力道:“陛下,臣方才收到长乐卫尉程不识将军派人转送过来的送来的边境加急军报。”
刘彻的目光立刻聚焦在卫青身上,“讲。”
“回禀陛下,军报上言:”卫青展开竹简,一边看一边快速禀道:“原本在上谷、雁门等边境之外草原上聚集的匈奴部队,再次向后撤退了约十里,并且其部众有逐渐分散迹象。”
刘彻听完,脸上虽然没有露出过多的喜悦,但是嘴角还是微微松弛了一些,接着轻轻吐出了两个字:“好啊!这可是好消息。”
紧接着刘彻对卫青吩咐道:“匈奴人虽有散开倾向,但其狼子野心,不可不防。边境防务,绝不可因敌军后撤而有丝毫松懈轻敌!卫青,你稍后去找趟长乐卫尉,让他以朕的名义,继续向边境各关隘、郡国传达严令:名边关各太守提高警惕,加强巡逻探查,密切监视匈奴动向,有任何异动,即刻加急奏报!不得有误!”
卫青立刻躬身领命,“臣遵旨!”声音铿锵有力。
刘彻见卫青令命侯,随即将目光转而投向韩嫣:“韩嫣!”
“臣在。”韩嫣闻言立刻上前一步,卫青则退回原位。
刘彻用平淡的语气吩咐道:“大行令那边就不必再派人盯着了。将你派出去的人,都撤回来吧。”
韩嫣虽然心中疑惑重重,但他自诩为刘彻心腹,深知不该问的绝不多问,立刻应道:“唯!臣即刻去办。”
处理完这两件具体事务,刘彻目光扫过殿内所有众臣,见无人在上前禀告,声音提高了几分说道:“传朕旨意,宣在长安城内的三公,九卿即刻到未央宫前殿,参与廷议!”
宣布完命令,刘彻好像想起了什么,“对了,将武安侯、魏其侯也都宣来。”
萧非闻言转头看向卫青,对着卫青挤眉弄眼一番,那意思是:陛下刚刚是不是没说叫我参加。
卫青立刻领会,对着萧非点点头。
刘彻好像看到了萧非与卫青的小动作,目光似乎不经意地落在了萧非身上,好像不放心般补充了一句:“酂侯,一会儿你别走,也一同参与廷议。”
萧非闻言又对卫青比划了一个我就说放不过我吧的眼神,完了十分痛快的躬身应下,“臣遵旨。”
刘彻见萧非应下不再多言,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可以退下。刘彻自己则在黄门令等宦官的簇拥下,率先起身,从侧门离开。
众人齐声应诺,恭敬地退出宣室殿。
出到殿外,韩嫣最先行动起来,他对着萧非和卫青等人匆匆一拱手:“酂侯,诸位,陛下有命,嫣先行一步去安排善后之事。”说完,便急急地朝着未央宫宫门方向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萧非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