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上谷军情(下)(2 / 2)

从最初的商讨边关匈奴入侵到变为出使质问,此时刘彻处理完使节之事,仿佛耗尽了力气,无力的看向殿中的将军们,语气疲惫却带着一丝期望:“诸位将军也都回去吧。各自加紧操练士卒,整顿军备,以备不时之需。”

对着将军们吩咐完,刘彻又看向丞相、御史大夫等三公九卿,“诸位也都退下吧!回去各司其职,密切关注边境匈奴人的动向,做好......事态万一恶化的一切应对准备。”

丞相带着众人齐声应道,“臣等遵旨。”这些三公九卿将军们中每个人的声音都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

应完后,丞相许昌又带着三公九卿等人默默地行礼,依次退出了未央宫前殿。

待刘彻召集过来廷议的重臣依次退出后,转眼间,殿内又只剩下刘彻和他的几位近臣。韩嫣见状,立刻抢先上前,刚想开口劝慰几句。

刘彻仿佛知道他的意思,却力地挥了挥手,声音中充满了疲惫与无奈道:“都退下吧!朕想一个人静静。”

众人见此不敢再多言,纷纷躬身行礼,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殿。

就在众人默然退出未央宫前殿,殿门在身后缓缓合拢后,萧非快走几步,来到卫青身旁,压低声音问道:“仲卿兄,你可知朱中大夫府邸在何处?”

两人边走边聊,卫青侧头看着萧非,目光中带着一丝了然:“你是想去为他送行?此刻他或许已在准备出使所用的行装了。”

萧非摇摇头,眉头微蹙:“送行倒在其次。我主要是想去劝劝他......此行出使匈奴凶险异常。着匈奴人刚刚吃了甜头,气焰正是旺盛之时,此时前去质问,无异于与虎谋皮。他若愿意,我可与他一同再去求见陛下,陈明利害,或许......或许能不用如此冒险,而是换个更稳妥的法子。”

卫青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萧非,语气中充满沉稳和诚恳,“酂侯,我知道你的意思,也知道你是好意,更知你是真心为他担忧。但朱中大夫的为人秉性,你我都清楚。今日殿上,他不顾丞相等人挺身而出,更是得罪了大行令,我想他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其志所在。”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去履行的使命,有时明知前路艰险,亦不会退缩。此乃士之节操。我以为......此事你还是不要掺和为好。”

萧非听了卫青的话,瞬间陷入了沉默。萧非想起那日在廊下与朱中大夫的短暂对话,对方那决绝而坚定的眼神,确实非言语所能动摇。

卫青的话还点醒了萧非,在这个时代,有些人的选择是基于一种超越个人安危的信念与责任,就像此时的朱中大夫又或者他的父亲平原君朱建。

萧非低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释然放弃了追问地址的念头,对卫青道:“仲卿兄所言极是......或许真是我多虑了。确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使命,也有.....每个人的命运。罢了他的住址我也不问了。”

卫青拍了拍萧非的肩膀,以示理解。两人又同行了一段,在未央宫外与其他几位近臣在宫门外拱手道别,各自散去。

回到侯府,萧非立刻唤来家丞。

家丞闻讯步履匆匆而来,进屋后脸上还带着些许紧张之色,躬身行礼后,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君侯召我来,可是为了匈奴犯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