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丞相许昌离去后,刘彻立即召集众人,面带得色地说道:“丞相方才来报,朝中诸位大臣经过商议,已一致同意改革币制。朕与丞相商议后决定由大农令韩安国总领此事。”
萧非闻言低声自语:“韩安国吗?不过他来管倒也顺理成章。”
刘彻顿了顿,环视众人,接着道:“不过在铜钱的具体制式上,朕让他们回去再议一议。诸位也都想想,这新钱该铸成什么模样、含量是多少才好。”语气没有了刚刚的得意,反而好像有些敷衍。
殿内顿时议论纷纷。韩嫣抢先道:“陛下,臣以为新铸铜钱,应增加铜的含量,且要做到重量适中,以方便流通。”
桑弘羊却提出不同意见:“增加铜钱铜的含量虽好,但私铸者仍可仿制。不如在钱文上做些文章,增加些防伪的纹饰。”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萧非则转头对卫青轻声问道:“你怎么看?”
“我坐着看。”卫青用平淡的语气说出了,让萧非差点吐血的话语。
刘彻听着众人的讨论,却不表态,反而对外吩咐道:“传少府速来见朕!”
午后,少府神匆匆赶到。刘彻立刻屏退左右,只留下这几日陪在刘彻身旁的这近臣,刘彻对着少府神问道:“朕让你做的那件事,你可办妥当了?”
少府神躬身回道:“回禀陛下,已经办妥。明日便可带来面呈陛下。”
刘彻闻言龙颜大悦:“好!很好!你做的不错。”
萧非在一旁听着二人对话,那可真是听得满头雾水,不知二人打的什么哑谜。萧非先是看看卫青,见他还是毫无表情,就又将目光移到少府身上,立刻注意到少府虽然恭敬,但眉宇间却带着几分自信,显然对刚刚所说即将呈现的事物成竹在胸。
次日清晨,萧非刚到不久,少府神便再次求见。这次萧非见他在冲着刘彻施礼时,手上捧着一个精致的木匣,神色间难掩兴奋。
“陛下!”少府神打开木匣,取出几枚闪着铜光的铜钱,“这是按陛下要求试铸的半两钱。”
刘彻接过铜钱,在手中仔细端详。
萧非也趁着眼神好,仔细观瞧,只见这些铜钱铸造精良,边缘整齐,钱文清晰。与市面上流通的秦半两相比,这铜钱好看了许多。
“好!好!好!”刘彻连赞三声,显得对此钱十分满意,接着低声说道:“这回可以安心回长安了。”说完又对着少府神问道:“造此钱的工坊,朕记得就在附近是吧?”
“回陛下,就在建章宫往西三里处,十分隐蔽。”少府神接着答道:“所有工匠都经过精挑细选,是少府内的老人,绝对可靠。”
刘彻点点头,又对众人道:“走,随朕一同去看看这新钱是如何铸成的。”接着一指少府神,“你来带路。”
众人立即往外走去,萧非跟着众人,一边走一边琢磨,萧非此时心中才豁然开朗,刘彻这招真是高明!表面上允许朝臣商议币制改革,昨日都不肯漏口风。然而暗地里却早已命少府秘密试铸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