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佯攻船队的方向,炮火率先撕裂了夜的宁静。集中起来的火炮和改装炮艇对着临高角、玉包港的敌岸防阵地猛烈开火,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天空中,两架九七式轻型轰炸机轰鸣着掠过,投下炸弹,虽然精度不高,但声势十足。
防守临高角的国民党军指挥官果然被吸引,急忙调动预备队,并将隐藏的战防炮群对准了海面上那些影影绰绰的、看似主力的船队轮廓。
而与此同时,在更东侧的白马井海面,肖光站在一艘较大的改装渔船上,举着望远镜,紧紧盯着前方漆黑的海岸线。除了海浪声,这里一片寂静。
“距离登陆点还有多远?”肖光压低声音问身边的向导。
“快了,副司令,按照这个速度,再有个把小时就能靠岸。”向导是本地老渔民,对这片海域了如指掌。
肖光放下望远镜,对身后的参谋下令:“命令各船,保持安静,做好战斗准备。登陆后,不要恋战,按照预定路线,全速向五指山方向穿插,告诉战士们,我们是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动作一定要快、要狠,”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佯攻方向的炮火越发猛烈,几乎掩盖了这边细微的划水声和马达低鸣。终于,在预定时间,肖光率领的船队悄然抵近白马井海岸。这里的地形果然如侦察所说,礁石较多,滩头狭窄,不适合大部队展开,但也正因为如此,敌人的防御十分松懈,只有几个零星的地堡和了望哨。
“登陆,”肖光一声令下。
战士们跳下齐腰深的海水,顶着海浪,沉默而迅速地向滩头冲去。零星响起的枪声很快就被猛扑上去的突击队员用手榴弹和冲锋枪解决。登陆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先头部队很快就在滩头建立了稳固的阵地。
“发信号,登陆成功,”肖光踏上海南岛的土地,深吸了一口带着热带植物气息的空气,立即命令道,“各部队,按原定计划,向纵深穿插,快,”
红色信号弹升上白马井的夜空,在遥远后方的韩楚和刘亚,看到这期盼已久的信号,都暗暗松了口气。最关键的第一步,成功了。
然而,就在肖光部队向海南岛腹地时,在临高角正面,佯攻部队却遭遇了预料之外的顽强抵抗。敌人凭借坚固工事和猛烈的交叉火力,将试图靠近滩头的先头船只压制在海面上,进展缓慢。
“报告,佯攻部队报告,敌人抵抗极其激烈,请求炮火延伸覆盖,”
韩楚看着地图,眉头紧锁。他知道,现在压力全在肖光身上了。只要肖光部队能迅速搅乱敌人后方,正面的压力自然就会减轻。
“命令佯攻部队,保持攻击态势,继续吸引敌人火力,给肖光发电,通报正面情况,督促其加快穿插速度,”韩楚沉声下令。
就在这时,通讯参谋又急匆匆地送来一份电报,脸色有些难看:“韩副司令,刘亚参谋长,截获敌人一份电报,内容是关于我们登陆的,他们似乎已经判断出白马井方向才是我们的主攻方向,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围堵肖副司令所部,”
指挥所内瞬间紧张起来。敌人反应如此之快,超出了他们的预计。肖光兵团就面临着被敌人重兵合围的危险。
刘亚快步走到电台前,语气急促:“立即尝试与肖副司令恢复联系,将敌情变化告知他们,同时,命令佯攻部队,加大攻击力度,不惜代价,一定要把临高角的敌人牢牢吸住,为肖光部队争取时间,”
韩楚盯着地图上代表肖光部队正在快速移动的箭头,以及从敌军驻地蜂拥而出、试图拦截的蓝色标记,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他知道,登陆作战最凶险的关头,现在才刚刚开始。肖光能否在敌人合围之前,杀出一条血路,与琼崖纵队汇合,并将战火烧向敌人的纵深,将直接决定这场跨海战役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