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司令部里,刘川、聂政委、韩楚、刘亚,以及新到的谭正、肖光全都围在的沙盘前。
沙盘上,辽源城的模型清晰可见,周围插满了代表敌我双方兵力部署的小旗。
刘亚拿着指挥棒,语速快而清晰:“根据最新侦察,辽源守敌为鬼子独立混成第102旅团主力,配属一个伪军团,总兵力约八千人。其防御重点在东南方向的杨家店,构筑了密集的碉堡群和雷区。城防工事较为坚固,但西北方向的头道沟一带,地势相对开阔,虽也有防御,但比杨家店薄弱。”
韩楚盯着头道沟的位置:“就打这里,集中咱们的炮火,把头道沟犁一遍,老丁的第二旅和装甲一团、二团担任主攻,打开缺口后直插市区,张大彪的第三旅跟进,巩固突破口并向两翼卷击,”
肖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老韩,主攻任务交给我带来的部队怎么样?让战士们也见见大场面,”
刘川摇了摇头,语气不容置疑:“老肖,你的部队刚来,不熟悉地形和敌情,作为总预备队更合适。主攻还是由熟悉情况的老部队来打。”他看向韩楚,“老韩,前敌指挥交给你,有没有问题?”
韩楚挺起胸膛:“没问题,保证把辽源拿下来,”
刘川又看向谭正:“谭正同志,政治动员和战地群众工作就交给你了,要保证部队士气高昂,后方支援有力。”
谭正沉稳地点头:“司令员放心,政治工作一定跟上,保证战士们知道为什么而战,群众知道如何支援,”
聂政委补充道:“后勤和通讯保障,参谋长多费心。这一仗,是我们东北民主联军壮大后的关键一仗,只能胜,不能败,”
“明白,”刘亚郑重回答。
作战计划迅速形成命令下达。部队趁着夜色向预定攻击位置开进,炮兵阵地上,一门门火炮褪去伪装,黑洞洞的炮口指向辽源方向。装甲部队的坦克和车辆进行了最后的检修和油料加注。谭正领导的政治干部深入各个连队,进行最后的战前动员,讲述攻打辽源的战略意义。地方党组织动员的成千上万民工,组成了庞大的担架队和运输队向着前线汇聚。
辽源城外,头道沟前沿指挥所。韩楚、丁伟、张大彪以及装甲一团团长围在一起,借着马灯的光芒,最后一次核对协同细节。
“明天早上六点整,炮火准备开始,持续四十分钟。”韩楚看着怀表,语气严肃,“炮火延伸后,步兵立刻发起冲锋,装甲部队紧随其后,不要犹豫,不要停留,像一把尖刀,直插敌人心脏,”
丁伟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明白,我带突击营冲在最前面,”
张大彪拍了拍胸脯:“放心吧副司令,我们第三旅一定把突破口守得跟铁桶一样,”
装甲一团团长嗓门粗豪:“咱们的铁王八早就憋着劲了,保证跟上步兵,碾碎鬼子的乌龟壳,”
通化司令部,刘川和聂政委同样一夜未眠。电台室里灯火通明,通讯员不断接收着各部就位的报告。
聂政委递给刘川一杯热水:“司令员,休息一下吧,明天还有得忙。”
刘川接过水杯却没有喝,目光依旧停留在墙上的巨幅地图:“睡不着啊,政委。这一仗,关乎我们能否真正在南满立足。打赢了,海阔天空;打输了,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是啊,”聂政委叹了口气,“不过我相信我们的战士,相信老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