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首战黑沟子(1 / 2)

通化城外东北民主联军临时指挥部里,气氛严肃。一张军事地图铺在由几个弹药箱拼成的桌子上,刘川、聂政委、韩楚、刘亚四人围拢在旁,目光都聚焦在地图上那个被红圈标注的“黑沟子”据点。

刘亚点着地图:“黑沟子据点,位于通化东南方向约四十里,扼守着通往辑安、临江的咽喉要道,据点本身修建在一个相对孤立的山坡上,视野开阔,山下有伪军一个团驻扎的村落作为外围屏障。根据侦察团老猫他们反复核实,驻守的是关东军第125师团下属的井上加强联队,下辖三个满编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重机枪中队,总兵力约三千八百人。配属的伪军第24团,兵力约一千二百人,战斗力一般,但熟悉当地地形。”

韩楚盯着地图上敌我态势:“这个井上联队,是块硬骨头。他们火力强,工事也修得不错。硬啃,就算啃下来,咱们也得耗费时间。我的意见是,不能强攻,得把他们引出来,在野外敲掉他,”

刘川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老韩说得对,关东军一向骄横,尤其是这些驻守后方据点的,更以为我们是不堪一击的‘土八路’。他们还不知道我们已经主力汇合,更不知道我们是从山东一路打过来的硬茬子,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他们这种骄横心理,打一个漂亮的围点打援,或者说,是诱敌出击,野外聚歼,”

聂政委补充道:“心理上要轻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一仗是我们东北民主联军成立后的第一仗,必须打出士气,也要尽量减少我们自己的伤亡。各部队刚完成整编,需要一场胜仗来磨合。”

“那就这么定下基调:诱敌出击,野外歼灭。”刘川最终拍板,目光扫过众人,“

刘亚拿起铅笔在地图上开始划出几个箭头:“司令员,政委,我的初步设想是:第一,由李云龙的第一旅,派出一个精锐步兵团,佯攻黑沟子据点下的伪军村落。攻击要猛,摆出一副要端掉伪军,孤立据点的架势。但切记,是佯攻,火力要猛,冲锋架势要足。”

李云龙听到这话:“放心吧参谋长,这活儿我熟,我让黄志勇的20团去,保证打得热闹,让据点里的鬼子觉得咱们是要动真格的,但又占不着啥大便宜。”

刘亚点点头,继续说:“第二,也是关键一步。当20团对伪军村落发起猛攻后,以黑沟子鬼子井上联队的骄横,极有可能会派兵出据点增援,企图内外夹击,吃掉我们的攻击部队。我们要的就是他出来,”

韩楚接口道:“他出来多少,我们吃多少,我的建议是,在据点通往伪军村落的必经之路,这里,还有这里,”他用手指点了点地图上几处有利地形,“设置两道伏击圈。第一道,由丁伟的第二旅负责,利用他们的炮兵优势,等鬼子援军大部进入伏击圈后,先用炮火覆盖,打乱其建制,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尤其是他的炮兵和重机枪分队。”

丁伟沉稳地应道:“没问题,我的炮兵团已经就位,炮弹也充足。只要鬼子敢进来,保准给他来个中心开花。”

刘亚接着说:“炮击过后,第二旅的步兵发起反冲击,将鬼子援军切割、压缩。同时,埋伏在更外侧的张大彪第三旅,迅速向鬼子援军侧后迂回,切断其退回据点的道路,并与第二旅形成合围,务必全歼出援之敌,”

张大彪拳头一握:“就等这句了,我的第三旅保证像把钳子,把鬼子的退路夹得死死的,”

“那么,据点本身的敌人怎么办?”聂政委提出问题:“如果鬼子只派出一部分兵力增援,据点里还有相当力量,他们可能会固守待援,或者从其他方向对我们构成威胁。”

刘川微微一笑,显然胸有成竹:“问得好。这就是我们计划的第三部分。由梁中玉的第四旅主力,以及孙德胜的骑兵旅,作为战役预备队和快速突击力量,隐蔽待命。一旦鬼子援军被我们包围,据点里的敌人很可能坐不住,要么倾巢出动来救,要么会试图向其他方向求援或逃窜。届时,梁中玉你的坦克和装甲车,就给我狠狠地捅他的腚眼,孙德胜的骑兵,负责追击溃逃之敌,扩大战果,绝不放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