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整军经武 布局(2 / 2)

“通讯兵,手势,旗语都要熟练,战场上噪音大,光靠喊不行,”

训练中问题层出不穷:坦克与步兵脱节、步坦通讯不畅、战术协同生疏,但没有人气馁,发现问题,就地研究,马上改进。从白天到黑夜,训练场上热火朝天。

在骑兵训练场,孙德胜的要求同样严格。

“马上劈刺,要准,要狠,不是让你们耍花枪,”

“下马作战队形,散开要快,集结要迅速,”

“远程奔袭后的立即投入战斗,这是难点,给老子往死里练,”

骑兵们策马扬鞭,挥汗如雨,既要保持传统的骑兵优势,又要适应新的战场环境。

在各步兵旅的驻地,训练更是五花八门。炮兵操练着新到手的山炮、野炮,计算射程,演练快速转移阵地。步兵们练习着新的“三三制”攻坚战术,强化土工作业和爆破技术。工兵忙着演练架桥、破障、布雷。后勤部队组织运输、救护演练。就连民兵也参与到带路、警戒、支前的协同训练中。

刘川、聂政委等人经常深入各训练场,检查指导。看到战士们虽然辛苦,但士气高昂,技艺肉眼可见地提升,心中倍感欣慰。

就在山东军区大练兵如火如荼进行时,来自各兄弟军区的学习小组,也圆满完成了他们的考察任务,即将返回原部队。

在简陋却充满情谊的送行会上,罗政委感慨万分:“刘司令员,聂政委,各位同志。这次来山东,我们真是大开眼界,不仅学到了你们克敌制胜的战法,更看到了你们从严治军、锐意进取的精神,这份宝贵的经验,我们一定带回去,让它在我们各自的根据地里开花结果,”

萧副师长用力握着刘川的手:“司令员,啥也不说了,你们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也摸索出了路子,以后咱们多联系,有啥新招,及时通气,”

陈赓则笑着对刘川说:“川子,看到你现在把这支队伍带得这么好,我是真高兴,不过,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冈村宁次丢了这么大面子,绝不会善罢甘休,要早做准备啊,”

刘川诚恳地说:“各位老首长、老战友,你们太客气了。我们山东军区能取得一点成绩,离不开总部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兄弟部队的支持。这次你们来,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咱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打鬼子,不是哪一家的事,是全民族的事,”

送别了满载而归的学习小组,山东军区指挥部里似乎安静了一些,但一种更加内敛、更加厚重的力量正在积蓄。通过这次交流,不仅兄弟部队带走了经验,山东军区自身也在总结和传授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优劣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

大练兵持续了三个月,山东军区二十五万将士的军事素质和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新装备逐渐形成了战斗力,新的战术战法日益成熟,根据地的根基更加稳固。

然而,就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中,来自各方的情报显示,鬼子华北方面军并未因“骷髅”师团的重创而一蹶不振。相反,种种迹象表明,岗村宁次正在调兵遣将,酝酿一场规模更大、更加残酷的扫荡。据说,新的作战计划已经上报大本营,其核心目标,除了国军正面战场及八路军其余各部之外,本次重点直指山东军区刘川部。

这一日,刘川站在指挥部门口,望着远处操场上正在训练的坦克部队,对身边的聂政委和许友平静地说:“看来,冈村宁次给咱们准备的‘大餐’,就快要端上桌了。”

聂政委看着根据地:“是啊,树大招风。咱们现在兵强马壮,必然成为鬼子的眼中钉、肉中刺。”

许友哼了一声:“怕他个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正好用咱们练好的兵,试试新家伙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