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指挥部里,那封只有六个字的密电——“目标,莘县,速救,”——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
“莘县?”聂政委首先打破沉默,眉头紧锁:“鬼子动用战车师团和重炮旅团,就为了打一个内陆小县城?这说不通啊。会不会是敌人的疑兵之计?”
政治部主任赵刚沉吟道:“从军事价值看,莘县确实不值得如此兴师动众。但这封密电来源不明,语气急促……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是真的,莘县失守,对我核心区民心士气打击巨大。”
参谋长王安的手指在地图上莘县周围画着圈:“莘县的位置……它并非交通要冲,但位于我根据地相对腹地,如果鬼子真以重兵突袭此地,其目的可能不是占领,而是摧毁,摧毁我们的指挥中枢、后勤基地,或者实施斩首,”他说到最后,声音陡然低沉。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司令员刘川身上。
刘川面沉如水,目光在地图上济南、徐州、莘县几个点之间来回移动,大脑飞速运转,土桥一次老谋深算,用兵向来虚实结合。战车重炮集结济南是实,但这“目标莘县”的密电,是实是虚?
他突然抬起头,眼中闪过决断:“不管这电报是真是假,鬼子重兵集团的目标,必然是我根据地的核心区域,莘县或许是目标之一,但绝不可能唯一,”
他快步走到地图前,语气斩钉截铁:“我们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他想打哪里,我们偏不让他如意,”
“命令,”刘川的声音在指挥部里回荡。
“一、立刻电令莘县及其周边地区所有机关、后勤单位、野战医院,立即向山区紧急疏散,地方部队和民兵全力协助,并做好坚壁清野准备,”
“二、命令许友第六旅,立即抽调一个精锐团,火速增援莘县,任务是迟滞敌军,摸清敌情,而不是死守,如果遭遇敌主力,务必保存实力,节节抵抗,向主力靠拢,”
“三、命令丁伟第二旅主力,放弃原定北上黄河沿岸计划,立刻向馆陶、冠县方向急进,抢占有利地形,构筑阻击阵地,我判断,即便莘县是佯动,鬼子主攻方向也必然在鲁西平原,馆陶-冠县一线是其南下或西进的必经之路,”
“四、命令李云龙第一旅,除必要守备兵力外,主力向郓城、巨野地区集结,作为战役预备队,随时准备向主要方向投入反击,”
“五、命令梁中玉第四旅、陈联第五旅,向聊城以北机动,准备迎击可能突入之敌,”
“六、命令张大彪第三旅,加强对胶济线之敌的监视和袭扰,严防其趁火打劫,”
一连串的命令清晰明确,显示出刘川在巨大压力下依然保持着冷静的判断和魄力。
赵刚忍不住问道:“司令员,如果……如果莘县真的是鬼子主攻方向呢?一个团恐怕顶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