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彪声如洪钟:“报告司令员,我第三旅求战欲望最高,就等着您一声令下,指向哪打向哪,”
刘川:“仗有你们打的,急什么,”
“第四旅,旅长梁中玉同志。”赵刚念到这里,语气稍缓:“由原晋中军区装甲突击团和步兵团合并组建。目前…主要装备为二十五辆状况较好的卡车。坦克已按命令留给太岳军区兄弟部队,但所有驾驶员、技术员等骨干均在,全旅兵力约八千人。”
梁中玉脸上有些讪讪,低声道:“司令员,兄弟们天天擦卡车,就盼着啥时候能再开上真坦克…”
刘川看了他一眼:“急什么?好饭不怕晚,驾驶员和技工就是种子,比铁疙瘩金贵,给我保住了,”
“第五旅,旅长陈联同志。”赵刚继续:“由原军区警卫营、侦察营、骑兵团扩编而成,下辖一个步兵团、骑兵团团长孙德胜同志、侦察营、警卫营,营长魏大勇同志,全旅兵力约一万七千人。”
孙德胜闷声道:“马匹损耗需要补充,好马难寻。”
魏大勇嘟囔:“俺警卫营的子弹,人均不到三十发…”
老猫没说话,只是默默记录着。
赵刚最后道:“此外,军区直属机关、后勤部队、野战医院、小型修械所等非战斗人员,总计约六千余人。”
合上账簿,赵刚总结道:“总体而言,我军兵力庞大,士气高昂,但新兵比例较高,约占四成,急需实战锻炼和军事训练,武器装备以步枪为主,轻重机枪、掷弹筒配置不均,弹药普遍短缺,尤其是炮弹和高级弹药。后勤补给线漫长,物资供应压力很大。”
指挥部里一时安静下来,家底报完,喜悦有之,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压力,十万张嘴要吃饭,十万条枪要子弹,这不是个小数目。
李云龙第一个憋不住:“司令员,政委,家底是报了,可这穷也是真穷啊,咱们从晋中过来,大口径的野炮都没带,这样下去怎么跟鬼子的得重武器干?”
丁伟比较务实:“兵力优势是有的,但不能浪打,当前应以巩固根据地、训练新兵、积蓄力量为主,同时,可以组织小股部队,对敌占区边缘的伪军据点、运输队进行破袭,零敲碎打,既能锻炼部队,也能缴获物资。”
张大彪挥着拳头:“我看可以集中力量,找个软柿子捏,打个歼灭战,一次吃饱,”
梁中玉:“卡车可以组织起来,搞运输队,甚至伪装成鬼子车队,看能不能捞点外快…”
陈联:“侦察营可以加大活动力度,摸清敌人仓库和运输规律…”
众人七嘴八舌,核心思想就一个:怎么搞枪搞粮搞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