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风波的余韵,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在晋城一中各年级间悄然扩散、议论纷纷。然而,高三的节奏容不得半点松懈,尤其对于一班这样的尖子班而言。各班学生鱼贯回到教室,空气中还残留着操场上的喧嚣和一丝未散的惊诧,但很快便被另一种更为熟悉的气息取代——书本的油墨味、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那无形的、名为“高考”的紧迫感。
研学旅行固然令人心驰神往,但那是明天的事。今天,依然是属于试卷和课堂的。
后面排名靠后的几个普通班里,一些学生的心思早已插上了翅膀,看着窗外偶尔掠过的飞鸟,人还坐在教室里,思绪却不知道飘向了何处未知的远方。他们交头接耳,眼神飘忽,手指无意识地转着笔,课本摊开在桌上,却一个字也看不下去。成绩差点的学生满脑子都是研学之旅!三天!没有作业!光是想想,就足以让这些一颗颗年轻的心躁动不安。讲台上的老师敲了敲黑板,试图唤回这些飘散的思绪,效果却微乎其微。
然而,在一班,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试卷如同无声的军令,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牢牢钉在眼前的纸页上。成绩单的震撼尚未完全消退,747分的珠玉在前,741、737紧随其后,前十名那令人窒息的高分梯队,像一座无形的高山,既带来压力,也激发出更强的斗志。研学?那不过是备考马拉松途中的一个补给站。此刻,他们的目标清晰而唯一:攻克眼前的错题,查漏补缺,将每一分可能的失误扼杀在摇篮里。
试卷被分发下来,带着淡淡的油墨香和老师红笔批改的痕迹。教室里安静得只剩下翻动纸张的声响,偶尔有笔尖在草稿纸上演算的沙沙声。每个人的表情都异常专注,眉头或紧锁,或舒展,目光在题目与答案之间来回逡巡。
今天的课程安排很特别。每一位代课老师都只负责一节课,他们的任务不再是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而是化身成答疑解惑的“守护者”。他们坐在讲台后,目光沉静地扫视着全班,维持着一种高效而自律的秩序。
“自由讨论,解决疑难。”物理老师推了推眼镜,言简意赅,“可以独立思考,可以小组交流,但记住,声音控制在自己能听到的范围内,别影响他人。实在解决不了的,带着问题来找我。”
话音刚落,教室里的氛围便悄然转变。不再是绝对的寂静,而是响起了一片低低的、如同蜂群振翅般的讨论声。学霸们迅速找到了自己的“战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指着试卷上的某道题,低声交换着思路。
“这道电磁感应综合题,我总觉得能量守恒那里有点别扭……”
“你看这里,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变化你考虑进去了吗?”
“对哦!忽略了动态过程!谢了!”
“这道有机推断,最后那个同分异构体数目,我怎么算都少了一个……”
“是不是忘了顺反异构?你看这个双键……”
苏轻语的座位周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中心。她的747分如同磁石,吸引着寻求答案的目光。她没有丝毫藏私,面对同学的询问,总是耐心地解答,思路清晰,语言简洁,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鲁紫茗也加入了讨论,两位顶尖学霸的思维碰撞,常常能激发出更巧妙的解法。高望飞则抓耳挠腮地研究着自己的试卷,456分的进步固然可喜,但距离他“前十”的豪言壮语还差得远。他偶尔凑过来听一听,遇到实在啃不动的硬骨头,才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向苏轻语或鲁紫茗请教。
时间在这种高度专注和高效交流中飞速流逝。上午的课程结束,午饭后短暂的休憩,也无法冲淡教室里弥漫的学习氛围。下午的数学、化学、生物课依次进行,模式相同。老师们坐在讲台上,看着学生们或冥思苦想,或热烈讨论,或拿着试卷走向讲台提问,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这才是尖子班应有的样子——主动、自律、善于合作。
临近放学,最后一张生物试卷的疑难也在老师的集中讲解下豁然开朗。老师举一反三,将一道遗传题拓展到几种经典模型的对比,引发了又一轮小范围的讨论热潮。
“叮铃铃——”
放学的铃声清脆地响起,打破了教室里的学习磁场。生物老师合上教案,脸上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好了,同学们,今天的任务圆满完成。明天就是期待已久的研学旅行了!”
这句话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终于在一班也激起了小小的波澜。虽然学霸们自制力极强,但毕竟是青春少年,对集体出游的期待是天然的。教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和低低的欢呼。
“出去玩,记得带好东西,”老师继续叮嘱,语气温和,“零食、水杯、身份证学生证别忘了。学校会统一安排行程,大家听从指挥,注意安全。最重要的,”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班,“放松心情,玩得开心!这三天,是给你们紧绷的神经放个假,也是为了回来之后,能以更好的状态冲刺高考!祝大家假期愉快!下课!”
“老师再见!”整齐的回应声响起。
老师抱着教案和试卷离开。几乎是同时,教室里压抑了一整天的轻松气氛瞬间释放出来。收拾书包的窸窣声,桌椅挪动的碰撞声,以及迫不及待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
“终于要出发了!”
“你带什么零食?”
“听说几个班去的地方不一样,我们班好像要去山里,去山里玩得多带件外套吧?”
高望飞第一个窜到苏轻语和鲁紫茗的座位旁,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轻语!紫茗!明天!终于要出去浪了!你们有啥打算没?偷偷带副牌?还是……”
鲁紫茗一边有条不紊地收拾着文具,一边笑着打断他:“能有什么打算?学校肯定都安排好了行程,我们跟着大部队走就行。带点零食解馋,水杯装水,证件别忘,再带件外套以防万一,齐活了。”她看向苏轻语,“轻语第一次参加,估计也不太清楚,听我的没错。”
苏轻语点头,唇角微弯:“嗯,紫茗是‘老江湖’了,听她的。”她心里对研学旅行也有一丝期待,远离书本和试卷,去看看不同的风景,确实是个不错的调剂。
三人又简单聊了几句,便随着人流走出教室。夕阳的余晖给校园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空气中弥漫着放学的轻松和研学前的雀跃。在校门口,三人挥手道别,各自踏上归途。高望飞还在兴奋地计划着要带多少薯片和可乐,鲁紫茗则想着晚上再检查一遍行李清单。苏轻语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也忍不住对明天的旅程生出一份憧憬。
苏轻语回到顾轩寒位于市中心的顶层公寓。指纹锁“嘀”的一声轻响,门开了。宽敞奢华的客厅里空无一人,只有巨大的落地窗外,城市华灯初上的璀璨夜景无声地流淌进来,带着一种疏离的繁华感。
“顾先生还没回来。”管家陈伯适时出现,接过她的书包,语气恭敬。
“嗯,知道了。”苏轻语应了一声,换了拖鞋。她走到客厅的吧台边,给自己倒了杯温水。偌大的空间里只有她一个人,显得格外安静。她拿出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悬停片刻,还是给顾轩寒发了条消息:
苏轻语: 回来了。看你不在,是公司有事?
消息发出去,她端着水杯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灯汇成光的河流。没过多久,手机传来一声清脆的“叮咚”。
洛氏集团总部,顶层会议室。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满了神色肃穆的高管和股东。投影仪的光束打在幕布上,映照着复杂的财务数据和市场分析图。顾轩寒坐在主位,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眼神锐利如鹰隼,正听着市场总监的汇报。
就在这时,他放在桌面上的私人手机屏幕亮起,发出了一声在寂静会议室里显得格外突兀的提示音。
汇报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愕,齐刷刷地聚焦在那部手机上,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瞟向主位上的男人。
谁都知道顾轩寒的规矩——会议期间,手机必须静音。任何胆敢在重要会议中打扰他的人,无论是电话还是信息,都意味着合作终止或者职位不保。他本人更是以身作则,从未在会议中看过手机。
然而此刻,顾轩寒的目光却落在了亮起的屏幕上。他甚至没有皱眉,只是平静地伸出骨节分明的手指,划开了屏幕。
当看到发信人是“苏轻语”时,他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柔和。他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敲击:
顾轩寒: 嗯,在开会。晚上有文件要处理,还有个酒会。不回去了,自己记得吃饭。
回复完毕,他将手机屏幕朝下轻轻扣在桌面上,抬眼看向噤若寒蝉的众人,声音平淡无波:“继续。”
市场总监如梦初醒,连忙清了清嗓子,继续汇报。但会议室里的气氛已经悄然改变。所有人心头都盘旋着同一个巨大的问号:刚才发消息的是谁?竟然能让这位以工作为生命、规矩森严的顾总,在如此重要的会议上破例回复?而且看他的神情,似乎……并无不悦?
苏轻语看着顾轩寒简洁的回复,知道他此刻必定很忙。她指尖在屏幕上停留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告诉他研学旅行的事。他工作繁重,这种小事,没必要让他分心。她相信他能照顾好自己,正如她也习惯了自己安排生活。
“陈伯,帮我煮碗面吧,清淡点。”苏轻语放下手机,对候在一旁的管家说道。
“好的,小姐。”
一碗热气腾腾的清汤面很快端了上来。苏轻语安静地吃完,便回到了自己的卧室。房间布置简约而舒适,巨大的落地窗同样俯瞰着城市夜景。她拿出准备好的双肩包,将叠好的换洗衣物、洗漱包、充电宝、水杯,还有一小袋独立包装的坚果零食,一一仔细放好。鲁紫茗提醒的证件(身份证、学生证)被她单独放在背包夹层里。
做完这一切,时间尚早。研学旅行的兴奋感还在心头萦绕,加上顾轩寒不在家,偌大的房子显得有些空寂。苏轻语走到书桌前,打开了那台配置顶级的游戏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她熟练地点开了一个图标——枪神。
这款风靡全球的FpS竞技游戏,以其逼真的物理引擎、复杂的战术体系和极高的操作上限,吸引了无数硬核玩家。苏轻语登录了自己的账号,点开战队群里的几个人都在。战队管理的非常好,战队里的玩家都改了统一昵称,前缀是qy、后面自己根据自己爱好起昵称,苏轻语也入乡随俗改了自己的昵称从“顾夫人”改成了“qy、顾夫人”。
她点开一个名为“qy战队“群聊。里面只有六个人。
【qy、顾夫人】: @全体成员 我上线了,有来几局的吗?
消息发出不到十秒,四个头像几乎同时亮起,并迅速回复“1”(表示收到,准备就绪)。
【qy、剑鸿】(队长-魏轻鸿): 1!老大,我满血复活了!
【qy、惊涛】(孟涛): 1!就等你了老大。
【qy、淳熙】(孔淳熙): 1!今天手感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