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香炉疑云(1 / 2)

车队陆续抵达洛氏陵园的山门前。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肃穆的汉白玉牌坊,高耸而立,历经风雨洗礼,更显庄重沧桑。牌坊顶端,是请当代一位书法泰斗挥毫泼墨,用古朴厚重的隶书镌刻的四个大字——“洛氏陵园”。两旁的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

立德齐今古,祖德千秋常祀典;

存厚传子孙,儿孙万代绍书香。

笔力遒劲,寓意深远,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家族对德行的崇尚与对传承的期许。

牌坊之后,是一条依山势开凿、铺着青石板的宽阔神道,蜿蜒向上,直通山腰处的家族祠堂及后山的墓园。神道两旁,古木参天,松柏苍翠,气氛庄严肃穆,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放轻脚步,压低话音。

车辆无法再上行,全部整齐地停放在山门外的宽阔平地上。众人纷纷下车,在洛玉堂的带领下,于牌坊前静静肃立,整理衣冠,等待接下来的仪式安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与虔诚。

苏轻语和顾轩寒下车后,并没有像其他同辈人那样聚在一起寒暄、联络感情或是讨论生意经。他们默契地远离了人群,单独站在一处稍僻静的地方,安静地打量着这片属于洛氏的庄严之地。

顾轩寒目光平静地扫过那宏伟的牌坊和幽深的神道,眼神中却并无太多波澜。他从小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才得以生存,如今的一切成就几乎全靠自己一拳一脚打拼出来,洛家并未给予他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因此,他对这个庞大的家族缺乏深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也是他始终保留“顾”姓,未曾改回“洛”姓的原因所在。对他而言,血脉或许是一种羁绊,但绝非束缚。

苏轻语的感受则更为抽离。她对洛家更谈不上什么认同感,若非顾轩寒在此,她绝不会踏足此地。整个洛家,唯一让她感到些许温暖和好感的,或许只有那位看似和蔼、对她释放过善意的老人——洛玉堂。

洛玉堂站在众人之前,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所有洛氏子孙,声音沉稳而清晰地宣布祭祖的规矩:“洛氏祭祖,沿袭古礼。男丁随我上山,至墓园清扫祭拜,告慰先祖。女眷则留在山下祠堂内,焚香静候,心诚祈福即可。”

这是洛家传承多年的规矩,无人提出异议。男女分工明确,体现了传统家族对宗法礼制的遵循。

洛玉堂说完,便率先拄着一根紫檀木手杖,踏上了那漫长的青石神道。他年事已高,步伐虽缓,却异常稳健,背影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坚持。洛家的男丁们,包括顾轩寒、洛杰西、洛阳成等人,纷纷神色肃然地跟在他的身后,一行人沿着神道缓缓向山上行去。

那条神道远比在山下看起来要漫长和陡峭。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却依旧难掩其陡峭的坡度。对于年轻人而言尚且需要耗费不少体力,对于洛玉堂这样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对体力和意志的双重考验。但他拒绝了旁人的搀扶,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亲自走完这条通往先祖安息之地的路。他额角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呼吸也微微加重,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坚定。这一切,都被身后的洛家子孙们看在眼里,心中无不升起对这位家族掌舵人的敬佩与触动。这不仅仅是一次祭拜,更是一种无声的示范与传承。

山下的女眷们,则在几位长辈女性的带领下,走进了山门内不远处的家族祠堂。

祠堂修建得古朴而宏大,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殿内光线略显昏暗,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息。正中悬挂着洛氏历代先祖的画像和牌位,庄严肃穆,令人不敢直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寂静,只有脚步落在青砖上的细微回响。

管事早已准备好线香,分发给每一位女眷。众人依次上前,在祠堂正中的巨大青铜香炉内敬香祈福。过程安静而有序,充满了仪式感。

苏轻语和宋雪嫣几乎同时上前敬香。两人目光短暂交汇,宋雪嫣的眼中快速闪过一抹极难察觉的冷光与算计,而苏轻语则平静地移开目光,专注于手中的香火。

敬香完毕,女眷们便退到祠堂两侧的休息区静候。休息区布置着古朴的桌椅,供人歇脚。苏轻语选择了一个靠窗、相对安静的位置坐下,目光投向窗外,看着远处蜿蜒的山道和隐约可见的祭拜人群身影,默默等待着顾轩寒回来。

宋雪嫣则看似随意地坐在了离苏轻语不远不近的位置,她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偶尔与旁边其他几位世家小姐低声交谈几句,显得从容自若。然而,她的余光却始终若有若无地锁定在苏轻语身上,仿佛在等待着某个时机。

时间一点点过去,山上的祭拜似乎还在进行。祠堂内的气氛有些沉闷。

就在这时,一位负责打理祠堂的老佣人,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托盘上放着几杯刚沏好的热茶,显然是给各位夫人小姐解渴润喉的。

老佣人年纪大了,脚步有些蹒跚。她先是给几位年长的夫人送了茶,然后端着托盘走向苏轻语和宋雪嫣这边。

就在老佣人经过宋雪嫣身边,正要走向苏轻语时,意外发生了!

也不知是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还是年纪大了腿脚不便,老佣人身体猛地一个踉跄,手中的托盘瞬间倾斜!

“哎呀!”老佣人惊呼一声,托盘上的两三杯热茶顿时脱手而出,眼看着就要泼洒到一旁的宋雪嫣身上!

这一切发生得极其突然!

电光火石之间,坐在宋雪嫣斜前方的苏轻语,几乎是出于本能,下意识地迅速起身,伸手想要去扶稳那个托盘,试图阻止茶水泼洒——

然而,就在苏轻语起身伸手的瞬间——

“啊!”

宋雪嫣也仿佛受惊般,猛地向旁边躲闪!她的动作幅度极大,手肘似乎“无意”地、极其“巧合”地重重撞在了身旁那个沉重青铜香炉的支架上!

同时,她的身体也好巧不巧地,“恰好”挡住了苏轻语试图去扶托盘的手!

“哐当!!!”

一声沉重而刺耳的金属撞击声骤然响起,打破了祠堂内的寂静!

那个半人高的、沉重无比的青铜香炉,被宋雪嫣这一撞,猛地摇晃了几下,竟然直接脱离了底座,轰然倾倒!

香炉里积攒的香灰、以及刚刚熄灭不久还带着余温的香根,瞬间泼洒出来,溅了一地!一时间,烟灰弥漫,狼藉一片!

整个祠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吸引了过来!

老佣人吓得脸色惨白,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连声道歉:“对、对不起!宋小姐!老奴不是故意的!对不起…”

宋雪嫣则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拍着胸口,脸上带着后怕和委屈,她先是看了一眼洒落的茶水(其实并未泼到她身上多少),然后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那倾倒的香炉和满地的香灰,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因为起身想帮忙而此刻站得离香炉最近的苏轻语身上。

她的眼神中瞬间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受伤”,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指控的意味,抬手指向苏轻语,仿佛发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苏…苏小姐!你!你为什么要推倒香炉?!就算…就算你刚才不小心差点碰倒茶水,我也没怪你…可你…你怎么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故意推倒祭祀先祖的香炉呢?!这…这可是对先祖的大不敬啊!”

她这番话,说得又快又急,语气充满了委屈和震惊,瞬间就将所有的责任和矛头,精准地引向了苏轻语!她巧妙地扭曲了事实,将苏轻语下意识的帮忙,说成了“差点碰倒茶水”,又将香炉的倾倒,直接诬陷为苏轻语的“故意推倒”!

祠堂内的众人闻言,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轻语身上,充满了惊疑、审视、甚至谴责!

在宗族观念极重的传统家族里,在祭祀先祖的庄严场合,推倒香炉,这无疑是一项极其严重的指控!是对整个家族礼法和祖先的极大亵渎!

苏轻语瞬间愣住了。她完全没想到,宋雪嫣竟然会如此颠倒黑白,恶人先告状!她张了张嘴,刚想冷静地开口解释:“不是我,我并没有…”

然而,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声音打断了。

“哎呀!这…这真是…”开口的是廖清露。她快步走上前来,先是扶住了“惊魂未定”的宋雪嫣,柔声安慰道:“雪嫣没事吧?吓坏了吧?没烫着吧?”然后,她才将目光投向满地狼藉和沉默的苏轻语,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和一丝不赞同的神色,语气看似公允,实则暗含偏向:

“轻语啊,这…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就算刚才有什么不小心,也不能…不能拿祭祀的香炉撒气啊!这香炉事关对先祖的敬意,可不是闹着玩的…唉,你这孩子,真是太冲动了…”

廖清露这番话,看似在调和,实则坐实了苏轻语“冲动”、“撒气”的行为,无形中加深了众人对苏轻语的误解。她选择性地忽略了老佣人踉跄和苏轻语起身可能是想帮忙的细节,直接将香炉倾倒与苏轻语“挂钩”。她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她本就偏爱宋雪嫣,不喜欢这个突然出现、可能威胁她儿子洛杰西(若与宋家联姻)利益的苏轻语;另一方面,她也乐于见到宋雪嫣打压苏轻语,最好能借此机会让顾轩寒厌弃苏轻语。

有了廖清露这位长辈的“证言”和定性,祠堂内的其他女眷们看向苏轻语的目光更加不善,窃窃私语声开始响起。

“竟然推倒香炉,太不像话了…”

“就是,一点规矩都不懂…”

“外面来的就是不行,上不得台面…”

“对先祖不敬,这可是大事…”

苏轻语置身于众人怀疑、指责的目光和议论声中,仿佛被孤立了起来。她看着宋雪嫣那副委屈可怜、眼底却藏着一丝得意的样子,再看廖清露那看似公允实则偏袒的态度,心中一片冰冷。她深知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任何苍白的辩解都显得无力。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变得清冷而锐利,直视着宋雪嫣,一字一句地清晰说道:“我没有推香炉。刚才我只是想起身扶住托盘,防止茶水泼洒。香炉是怎么倒的,宋小姐,你心里应该最清楚。”

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宋雪嫣被她看得心里一虚,但立刻演技上线,眼圈一红,声音更加委屈:“苏小姐!你…你怎么还能反过来怪我?明明是你…大家都看到了…廖阿姨也看到了…”她说着,求助般地看向廖清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