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扫荡(2 / 2)

几次行动下来,高鉴部的装备水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原本许多只穿着布衣、手持竹枪木棍的新兵,迅速换上了官军制式的皮甲,握上了锋利的环首刀或长矛。整个部队的着甲率,一跃成为高士达麾下各路人马中最高的,甚至超过了高士达的部分亲卫。厚重的铠甲带来的不仅是安全,更是一种无形的士气和凝聚力。

当高士达和其他头领满足于眼前的金银细软,部下沉浸在劫掠的快感中时,高鉴默默地将他真正的战利品——能武装军队的兵甲和能养活队伍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回他的旧营寨。他的力量,在这场看似混乱的扫荡中,正以一种更扎实、更持久的方式,悄然壮大。那高出旁人一截的着甲率,在阳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芒,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一种不同的选择和未来。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完全抵御劫掠的诱惑。在一次攻破博平县后,两名原属郡兵、后投靠葛亮麾下的士卒,看着街边一户被吓坏的富户家中散落在地上的铜钱和布匹,终究没能忍住,趁着小队执行警戒任务间隙,溜进去抢夺。

他们刚把抢来的财物塞进怀里,就被负责巡视军纪的韩景龙亲兵逮个正着。

“总管有令!劫掠百姓者,重处!”亲兵毫不客气地将两人押解到临时设在县衙前的法场。

高鉴闻讯,面色阴沉如水。他走到被按倒在地的两名士卒面前,看着他们因恐惧而惨白的脸,以及怀中露出的赃物,眼中没有丝毫怜悯。

“入伍之时,军规第四条,是什么?”高鉴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喧闹的县衙前广场瞬间安静下来。

“不……不得劫掠平民……”一名士卒颤抖着回答。

“既然知道,为何触犯?”

“小的……小的一时糊涂……求总管饶命啊!”另一名士卒痛哭流涕。

高鉴环视四周,越来越多本部的士兵和其他头领的部下围拢过来,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一幕。

“你们原先也都是百姓,为什么成了义军都忘了吗,我们都是从普通百姓里走出来的,其他营我管不着,但我高鉴的部下,就不行!乱世求生,不能把所有人都变成敌人!”高鉴的声音陡然拔高,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军令如山!岂容儿戏!拖下去,重责五十军棍,逐出军营!所掠财物,归还原主!”

令下如山。沉重的军棍落在肉体上的闷响和凄厉的惨叫声,让所有围观者心头凛然。那两名士卒被打得皮开肉绽,昏死过去,随后像破布一样被拖走,怀里的铜钱布匹被捡起,放在了那户战战兢兢的富户门前,然后站在门口护卫。

此事迅速传开,高鉴“治军严苛,不掠百姓”的名声,不仅在本部深入人心,也逐渐在其他各部乃至被攻占地区的百姓中流传开来。一些原本对义军充满恐惧的民众,开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这支与众不同的队伍。在城破了之后,一些民众甚至主动跑到县衙寻求高鉴部的庇护。为此,与其他营多次产生了龌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