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官军撤退(2 / 2)

高鉴停步,抬手止住队伍。他凝视着那片毁灭的火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目光深处,闪过一丝冰冷的了然。

“总管,我们……要不要救火?或许还能抢出些东西。”王云垂在一旁试探着问道。

高鉴缓缓摇头:“不必了。段达既行此坚壁清野之策,必已将能带走的尽数带走,带不走的,也定会彻底毁去。此刻救火,除了徒耗力气,冒着被坍塌营垒砸伤的风险,毫无意义。这火,就让它烧吧,烧干净也好。”便让原郡兵去寻自己当晚为了减轻负重便于逃跑,或是在搏斗中失落的装备武器。

站在弥漫着烟火与血腥余味的焦土上,高鉴环视着这片刚刚被官军放弃的战场,心中并无多少轻松。段达走了,高鸡泊的威胁暂时解除,但他知道,这天下的动荡,愈演愈。

三月,十四日,隋帝杨广,车驾浩浩荡荡,启程北巡,直指涿郡。

然而,这支承载着帝王雄心、意图威震四夷的庞大队伍,自身却已显露出王朝末路的颓象。严苛的征召、无休止的徭役、前方如同无底洞般的高句丽战场,早已耗尽了民力,磨灭了军心。队伍甫一离开相对安稳的腹地,进入河北地界,逃亡便如同瘟疫般开始蔓延。起初是三五个胆大的,趁着夜色脱离队伍,隐入山林。很快,便发展成数十人、上百人的集体逃亡。军官的弹压、督战队的屠刀,在绝望的士兵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二十五日,圣驾抵达临渝宫。

这座位于北疆、用以彰显帝国武功的行宫,此刻却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杨广面对愈演愈烈的逃亡潮,龙颜震怒。在他看来,这并非民生凋敝、军心涣散之故,而是对天子威严、对帝国律法赤裸裸的挑衅!

为震慑士卒,重树军威,他采纳了近臣的建议,决定行非常之法。

在临渝宫外,择一空旷之地,筑起高台,摆设香案。杨广亲率文武百官,依照古礼,隆重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香烟缭绕,祭文庄重,祈求始祖保佑此次北巡顺利,东征功成。

然而,就在这庄严肃穆的祭礼之后,画风骤变!

大批被抓获的逃亡士兵,被如狼似虎的禁军押解到场。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充满了恐惧与麻木。监刑官高声宣读完他们“临阵脱逃、动摇军心”的罪状后,不等求饶声起,雪亮的屠刀便已挥下!

一颗颗头颅滚滚落地,满腔的热血喷溅而出,染红了脚下的土地。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些尚未凝固的鲜血,被兵士用器皿接下,然后,一下下,涂抹在祭祀所用的战鼓鼓面之上!

“咚……咚……咚……”

沉闷而带着粘稠感的鼓声响起,仿佛蕴含着无数冤魂的哀嚎。杨广意图以此“血祭”的方式,告慰始祖,震慑三军,让雷霆之威随着这血腥的鼓声,传入每一个士卒的耳中、心中。

然而,帝王的愤怒与残酷的刑罚,并没能扼住逃亡的浪潮。求生的欲望,压倒了对皇权的恐惧。前路是九死一生的辽东战场,回头是必死无疑的督战队钢刀,而逃亡,尚有一线生机。血的恐吓,反而加剧了隐藏在队伍深处的恐慌与绝望。逃亡,仍在继续,甚至更加隐秘,更加疯狂。